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2019-08-23常小铭
常小铭
【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140例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电脑程序随机分组,7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70例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78.6%,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低于对照组22.6%,研究差异明显,p
【关键词】心肺复苏;临床康复;急诊护理;生命指标;应用价值
心肺复苏是一种主要针对心脏骤停或循环功能衰弱后的急救手段。患者因各種原因在短时间内丧失意识,大动脉搏动消失,导致呼吸无法自主心脏骤停等现象。该类症状能够成较高的死亡率,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式快速实现心脏的自主搏动。心肺复苏时对细节的要求度较高,若按压力度不当容易造成胸骨折断,力度过小能导致按压无效,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容易出现差异,易导致较多不良反应,本文结合我院140例心肺复苏的患者展开干预,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2月
2018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140例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电脑程序随机分组,7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组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17-76)岁,平均(53.7±6.4)岁,疾病类型:中毒30例,心肌梗死11例,卒中15例,窒息14例。70例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组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19-82)岁,平均(50.6±5.7)岁,疾病类型:中毒29例,心肌梗死13例,卒中17例,窒息1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医疗伦理认证,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急诊一般护理流程实施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1)心电监护:根据心肺复苏后的不同阶段实施干预,复苏结束后严密检测心率以及血压,增加监测次数,及时发现心室早搏的症状给予脑部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调节室温,保持标准湿度提高脑循环。(2)气道护理:实施气道护理时保证无菌操作,监护气管的通气状态,及时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放置误吸和堵塞。定时检查器官的固定状态,根据患者的一般护肤效果控制放气次数。(3)心理护理:待患者神志恢复,一般生命指标稳定后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利用耐心和温和的口吻向患者讲解急救后的病情状态,安抚患者的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患者的从医性。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的的力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有效:临床症状消失,生命指标趋于稳定,无发生二次心脏骤停的不良事件。显效:生命指标控制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改善,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发生。无效:指标不稳定,临床症状未消失,有较多不良反应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作为研究工具,“n”为例数,(x±s)表示计量资料,用“t”验证,[n/%]表示计数资料,用“x2”验证,当p<0.05时,研究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两组护理有效(%)
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78.6%,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低于对照组22.6%,研究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心肺复苏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在急诊科中的使用频率最多,其作主要是针对心脏骤停的现象展开施救。心脏骤停的诱发原因较多,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构成因素。由于心肺复苏技术在目前的研究范围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患者在实施心肺复苏后一段时间内有出现心跳再次停止的不良记录,这增大了患者的死亡率。而就张艳艳的研究报告显示,心肺复苏后尽快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记忆减退、胸部不适、不良情绪、再次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死亡率,与心肺复苏治疗的效果有较好的提升效果。本文将急诊护理作为研究核心展开全面探讨,通过气道护理、心电监护、脑部护理和心理干预等几个方面展开护理,就研究结果显示,具体实施干预后,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常规护理后概率。与此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转变,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并发症的控制情况也相对较好。这说明,心肺复苏后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后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后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快速恢复生命指标,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