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移动终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干预策略
2019-08-23王丹丹
杨 磊,王丹丹,马 莉*,王 爽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长春 13004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长春 13004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富含嘌呤及核蛋白食物摄取量明显增多,痛风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不断增加[1]。预计在 21 世纪前20年内痛风将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 2 号代谢性疾病[2]。饮食治疗是痛风综合治疗的基础,单用药物治疗,不调整饮食结构,不改变生活方式,不能有效控制痛风的发作[3]。延续护理是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家庭访视等方式,在护士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是一种医院走向社区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6]。我科将移动终端引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便利抽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1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n = 67)和对照组(n = 65)。患者均在院接受系统治疗,病情稳定后离院。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9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2];2)年龄≤70岁;3)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排除标准: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骨科疾病者;2)具有严重心、脑、肾、血管疾病者;3)生活不能自理者。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人员分工 本研究共4名成员,其中医生2名,护士2名。具体分工如下:1)指导员:指导员由1名工作经验丰富、主持过科研立项、具有丰富科研指导能力、职称在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担任。对本研究提供知识、研究方面的指导。2)研究者:本科护士长为研究者,负责统筹安排,进行研究设计,控制研究节奏。每周与干预者开会,及时了解研究进展、审阅研究资料、处理相关问题。3)干预者:医生要求为本科医师,具有治疗痛风患者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护士要求:具有护师职称,具有护理痛风患者8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痛风相关知识,语言沟通能力强。医生负责编写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信息,经研究者及指导员审核,提出意见、修改合格后发送至微信公众平台。护士为专职,负责患者分组,建立研究档案,及患者的宣教工作。在线与患者沟通,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负责两组患者的电话随访及出院6个月后、1年后2组的资料收集。
2.2 研究前期准备 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签署自愿参与研究知情同意书。建立研究档案,完善一般资料调查表。请干预组下载并注册痛风助手APP,关注“痛风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将患者加入名为“痛风之家”的QQ群和微信群。
2.3 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干预策略 2组由干预者每月每人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1个月内的服药情况,疾病有无复发,复发的诱因,是否进行了血尿酸检查,结果如何,有无饮酒等不良现象出现;根据患者情况及随访模板进行有侧重点的宣教。电话随访模板中详细罗列提问顺序及提问方法,提供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时应给与的相应宣教内容及常规宣教内容,以避免个体差异。
2.4 移动终端延续性护理干预策略 干预组在应用电话随访的基础上,通过痛风助手APP、微信公众平台、QQ群及微信群实现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策略如下:1)痛风助手APP:痛风助手APP设有食物嘌呤、痛风常识、药物测评、服药提醒、健康中心5个模块。通过食物嘌呤模块的搜索功能,患者可以了解各种常见食物的嘌呤、热量、软件每天更新食物种类,使搜索更加方便快捷。痛风常识功能为患者提供各种与疾病有关的生活常识、生活误区、预防及控制方法,帮助患者了解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药品评测功能为患者提供治疗痛风药物的说明书、价格及作用比较。健康中心模块中设有小酸人菜谱工具,提供样式丰富、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均衡,适于痛风患者的菜色,详述制作方法并在每个步骤配图说明,方便患者学习,解决患者饮食单一,不能坚持健康饮食的困扰。2)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文字、图片、语言、视频的形式每天发送药物知识、健康宣教、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健康饮食方法、食物宜忌等。与疾病相关知识反复强化,使患者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疾病知识。3)QQ群及微信群:干预者通过QQ群在线与患者沟通,为患者答疑解惑。运用群文件功能上传讲座视频、讲座课件、疾病知识文件等,以便患者在家自行学习。
2.5 评价方法 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12个月后给予患者实施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情况。1)生活质量量表:本研究采用199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李鲁等人研制并测试了信效度的SF-36中文版量表,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4 1,重测相关系数为0.763。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以往一年健康相比较评分。分数范围0~100,分数越高, 表示健康状态越好, 生活质量越高[4]。2)临床资料比较:分别在患者出院6月后、12月后收集患者血尿酸值及疾病复发例数,评价延续性护理效果。
2.6 资料收集 分别在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后进行调查,调查时间允许前后相差3 d。干预护士在2次调查前10 d提醒患者来院复查,患者来院复查时取得生理指标数据,同时请患者填写生活质量量表及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前请患者务必如实填写。调查过程中,如患者未理解,护士给予详细解释。临床症状数据的收集由干预护士在电话随访中获得。
2.7 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由2人共同录入Excel表,并对数据进行核对,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正态分布检验采取单样本K-S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四分位数(百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资料收集情况 第1次调查期间,主动退出3人,联系不上4人,共收回有效问卷141份,干预组71份,对照组70份。第2次调查期间,主动退出4人,拒绝继续参加5人,共收回有效问卷132份,干预组67人,对照组65人。最终2次调查都参与患者132人,共计流失16人。
2.2 2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2组生活质量得分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评价,与1年前比较等8个维度的比较,出院6月,12月,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健康维度比较,出院6月,12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2组生理指标、临床症状比较 出院6月,12月血尿酸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复发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3.1 移动终端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评价,与1年前8个维度的比较,出院6月,12月,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李佳梅[5]研究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给予多维度、多形式的健康宣教,促进患者结果一致。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与自身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本研究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帮助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精神健康维度比较,出院6月,12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吴英[6]研究结果有差异,分析原因:1)研究时间点不同,吴英在患者住院时进行干预,方便研究者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干预。而本研究采取延续性护理,对于患者的情绪波动掌控力薄弱,且不能进行有效的干预;2)侧重点不同,本研究未将患者心理问题作为干预重点;3)多方面因素可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疾病因素的影响并不确定。
表1 2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M(P25-P50)] 分
表2 2组生理指标、临床症状比较 [M(P25-P50)]
3.2 移动终端延续性护理可改善痛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理指标 出院6月,12月血尿酸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复发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叶贞[7]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通过微信、痛风管家APP反复宣教疾病知识,保健知识,健康饮食方法、食物宜忌、生活常识、生活误区等,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患者可通过痛风管家查询食物的嘌呤值,选择适宜自己的饮食。痛风管家APP中还为患者提供了适合患者食用的菜谱,且制作方法简单,易学,从而改善患者的饮食需求。因此,疾病复发例数明显减少。
3.3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出院6月与12月比较,在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方面,出院6月优于12月,说明本研究远期效果还有待加强。精神健康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在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做的还不够理想。本研究采取移动终端这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虽然操作简便,普及范围较广,但对于一些文化素质低,年龄较大者还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强心理干预,探索普及范围更广、操作简便、可持续、实施操作性更强的延续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