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腓肠肌痉挛
2019-08-23王丽丽冯俊燕王承芯贾飞勇
王丽丽,单 玲,冯俊燕,王承芯,贾飞勇,杜 琳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发育行为儿科,长春 130021)
脑性瘫痪(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CP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全世界范围内的总患病率是2‰~3‰[2-4]。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性瘫痪中常见的类型[5],腓肠肌痉挛是痉挛型脑瘫的主要特点,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针灸现已应用于脑性瘫痪中,且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6-8]。本研究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采用优化取穴方案,对比观察电针组和针刺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腓肠肌痉挛的即时缓解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或长期康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年龄24~60个月)3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各16例。电针组脱落及剔除1例,完成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月龄在25~47个月,平均月龄(33.4±4.8)个月;针刺组脱落及剔除2例,完成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月龄在24~43个月,平均月龄(32.1±6.5)个月。2组患儿月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进行中国临床注册,注册编号为:ChiCTR ONC-15007633。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9]。必备条件:1)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2)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3)反射发育异常;4)肌张力及肌力异常。参考条件:1)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2)头颅影像学佐证(52%~92%)。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月龄在24~60个月者;3)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治疗部位有溃疡者;2)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或心脏、肺、肝或肾的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3)存在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者;4)在手术或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期间者;5)患儿或家长不能配合者。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1)中途放弃治疗者;2)患儿依从性差者;3)因其他急慢性疾病延误针刺治疗者;4)未能及时进行评估者;5)在治疗期间修订为其他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康复训练 运动疗法(PT):采取任务导向性训练:1次/d,30 min/次;作业治疗(OT):1次/d,30 min/次;感觉统合训练(SI):1次/d,30 min/次。
1.5.2 针刺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 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10]进行腧穴定位。取穴:足三里(ST36)、上巨虚(ST37)、三阴交(SP6)、悬钟(GB39)。操作:选择华佗牌0.25 mm×25 mm或0.25 mm×40 mm规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020号),取坐位或抱坐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快速刺入皮肤内,各穴行小幅度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20 min,1次/d。
1.5.3 电针组 取穴及基本操作同针刺组,得气后,在足三里和上巨虚连接上海华谊G6805-2A低频脉冲治疗仪,确定旋钮的强度归零后,打开电源,调节旋钮的强度,逐渐增加到轻度肌肉收缩。留针20 min,1次/d。
1.6 观察指标 1)sEMG:选择加拿大TT公司伟思技术公司开发的型号为SA7550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和型号为CH55-D的一次性心电图电极片,通过附着在人体骨骼肌表面的电极,记录和观察肌肉活动[11]。操作:在专门防电磁干扰肌电图室内进行(室温范围:22~25 ℃),患儿取仰卧位,伸膝,于腓肠肌局部皮肤消毒,取腓肠肌肌腹隆起处最高点,沿着肌纤维走形的方向贴敷电极片,根据系统提示,共进行3次测量,取患儿配合最好的1次结果为准。2)PROM:PROM是指踝关节被动运动时所达到的关节活动范围。操作:患儿取仰卧位,伸膝,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检查者用手掌以中等压力压足底至最大限度,另一助手进行测量,量角器轴心位于踝中点下约2.5 cm,固定臂与腓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第5跖骨平行,连续测量3次,取3次平均数作为最后结果。
1.7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建立数据库,为确保研究的一致性,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的方式。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PROM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1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RMS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
表 2 2组治疗前后RMS指标变化比较(± s ) μν
表 2 2组治疗前后RMS指标变化比较(± s ) μν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针刺组 14 20.1±10.2 17.9±9.6#电针组 15 17.6±8.3 11.0±5.3#△
3 讨论
在针灸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中,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解溪、承山、脑清、根平等[12]。本研究首次选择上巨虚和足三里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下肢痉挛。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的RMS值均明显降低,提示肌肉痉挛有所缓解。产生作用的原因可能如下:1)足三里和上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脾主肌肉,脾与胃相表里,故对肌肉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2)足三里和上巨虚均位于胫前肌上,胫前肌属于腓肠肌拮抗肌,通过增加胫前肌的肌力,从而降低腓肠肌的肌张力。
电针(EA)已被证实能显著改善传统针灸在多种疾病中的治疗效果[13]。电针能有效刺激肌肉,增强肌肉的兴奋性,兴奋拮抗肌,抑制痉挛肌,使痉挛肌与拮抗肌达到肌张力平衡的状态[14]。另外,电针在提高血清GABA水平及脑内的AChE水平的作用优于普通针刺[15-16]。本研究将电针和针刺设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电针组RMS和PROM均较针刺组显著降低,提示电针缓解痉挛的作用优于普通针刺。
sEMG是神经肌肉系统进行随意性和非随意性收缩性活动时的生物电变化经表面电极引导、放大、显示和记录所获得的一维电压时间序列信号[17],已经逐步应用于小儿脑瘫肌张力的评估中。本研究显示针刺组PROM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但RMS值治疗后明显下降,提示表面肌电评估肌肉痉挛改善效果的敏感度优于踝关节背屈活动度测量,且数据相对客观。
本研究的样本量尚小,在后期的临床研究中应增加样本量以更好的确认电针治疗的效果。此外,本研究提示电针缓解腓肠肌痉挛的即时效果优于普通针刺,但电针的长期效果尚待观察,需要后续更多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