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骨在掌侧钢板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预后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9-08-23王嘉飞明镜李绍全李栋平何永静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1期
关键词:掌侧植骨桡骨

王嘉飞 明镜 李绍全 李栋平 何永静(通讯作者)

(1 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外科 云南 昆明 650100)

(2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云南 昆明 650101)

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均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情况,且其保护应急能力减弱,从而导致低能量暴力便可造成其发生桡骨远端C3型骨折,从而出现关节面在内的骨性结构损伤。目前临床中掌侧低切记锁定钢板在骨折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治疗各类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升[1-3]。但在术中是否需要进行植骨仍存在一定的临床争议,关于植骨在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中的治疗提升效果仍需大量研究以证实。我院在该类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也实施了内固定法,并有一部分患者接受植骨治疗,本研究对我院接受植骨治疗与未接受植骨治疗的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后情况及远期效果的差异,并获得了一定结论,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术中是否进行植骨进行分类,分为植骨组与未植骨组各30例。其中植骨组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65~77)岁,平均年龄(70.25±6.47)岁,骨折部位:左手骨折17例,右手骨折13例,损伤原因:车祸伤1例,摔伤29例,基础病:合并基础病者18例,未合并基础病者12例,AO术前软组织评分:IC122例,IC8例。未植骨组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65~77)岁,平均年龄(70.36±6.62)岁,骨折部位:左手骨折15例,右手骨折15例,损伤原因:车祸伤2例,摔伤28例,基础病:合并基础病者20例,未合并基础病者10例,AO术前软组织评分:IC120例,IC1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②患者年龄≥65岁且为单侧闭合性新鲜骨折;③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术前基础病均得到良好控制。

表 两组患者术后3及12个月的影像学检查及DASH评分结果对比(±s)

表 两组患者术后3及12个月的影像学检查及DASH评分结果对比(±s)

组别例数尺偏角(°)掌倾角(°)桡骨远端高度(mm)DASH评分3个月12个月3个月12个月3个月12个月3个月12个月植骨组3024.31±3.8522.74±4.9312.1 5±1.4811.43±1.4114.14±4.2413.34±4.6213.85±2.6111.73±1.24未骨植组3022.86±5.3421.71±5.7211.68±1.8510.85±2.3113.34±3.5212.81±3.5915.43±2.7211.44±1.32 t 1.2 060.7471.2 251.1 740.7950.4962.2 960.877 P 0.1160.2290.1130.1230.2150.3110.0130.192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合并症如肿瘤骨转移、恶性血液病等情况;②患者存在过敏等情况。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病治疗,待基础病控制稳定后实施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法骨折修复术。Henry法入路对掌侧组织逐层切开,旋前方肌以“L”型切口打开并暴露骨折端,对骨折块进行复位保证桡骨的高度、掌侧倾角与尺侧偏角符合标准。植骨组使用同种异性条状骨,依据干骺端骨折塌陷及缺损的程度选择合适的骨,填塞充分后进行掌侧钢板内固定置入,未植骨组直接进行固定。保证两组患者术中固定牢固,被动及主动活动均具有良好稳定性,再次从C臂机透视观察对位对线良好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常规缝合。术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合适时机进行锻炼。

1.4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创面的愈合及血管神经的损伤情况。术后3月及12个月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康复效果。使用上肢功能(DASH)评分进行腕部功能评价,该评分越高则功能越差,0分为功能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均较好,无血管神经损伤情况发生。

2.2 两组患者术后3及12个月的影像学检查及DASH评分结果对比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12个月影像学检查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远端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植骨组患者的DASH评分在3个月低于未植骨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桡骨骨折占据所有骨折类型的10%~25%,其中C3型桡骨骨折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占25%,对老年患者而言,骨质疏松及自我保护能力的减弱可造成其桡骨骨折的多发情况,且一旦发生骨折其骨性结构的损伤程度更加严重[4]。由于老年患者骨折骨组织损伤更加严重,采取单纯的普通钢板往往不能获得满意支撑效果,而骨折后丢失与固定松动的情况不时存在。掌侧低切迹钢板应用后钢板的固定稳固性得到一定的提升,但老年C3型骨折中的骨折间隙仍可能造成不良康复情况的发生,同种异性条状骨植骨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对骨折间隙进行填充,提供机械支持,使患者骨折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5],可能对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产生辅助效果,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在老年患者中更加适合。所有患者术后的创面愈合情况均较好且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且在术后随访中3个月及12个月的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远端高度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而在上肢功能评分中植骨组则有更好的表现,DASH得分更高。表明植骨后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更好。

综上所述,植骨联合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功能康复效果佳。

猜你喜欢

掌侧植骨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外固定架固定术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对比观察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大鱼际肌皮瓣在拇指掌侧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掌侧骨折伴关节脱位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