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稳定性研究

2019-08-23梁颖李春林韦雪李丹

医药前沿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切牙种植体间隙

梁颖 李春林 韦雪 李丹

(贵州省贵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随着社会进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增加,选择口腔正畸矫正装置改善颌面神经肌肉、牙齿与颜面骨的协调与平衡的人们越来越多。随着口腔学与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多种种植体被应用于口腔正畸中,临床常用的种植体例如碳化玻璃钢、氧化铝、钴铬铂合金等,临床应用与骨组织结合可为口腔正畸提供较好的支抗作用,但在置入空间、临床操作及预后时间上具有一定短板,严重限制了种植体的应用价值[1]。微型种植体支抗较比传统正畸种植系统而言,不依赖与骨的结合而达到的稳定作用,可通过骨与种植体之间的产生的机械嵌合力而起到支抗作用,操作简单,预后时间有效缩短,临床应用得到了患者及医师的大力认可[2]。为了了解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应用的价值及稳定性,本项研究特选取100例接受口腔正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详细内容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其中研究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3岁~32岁,平均年龄(21.53±1.57)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4岁~33岁,平均年龄(21.85±1.24)岁,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自愿或遵医嘱接受口腔正畸治疗;(2)患者年龄在13岁到33岁之间,具有良好认知功能,患者及家属对本项研究知情,且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3)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排除标准:(1)牙周炎、牙龈炎及口腔黏膜疾病患者;(2)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手术禁忌症患者[3]。对两组患者的资料做客观比对,提示可于下文开展比较分析(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前均接受全面的口腔矫治前检查,包括头影测量分析。综合分析检查情况制定矫治方案,在矫治初即对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不同的支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外弓支抗,设置牵引力度为200克/侧,每日进行牵引治疗8~12h;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术前给予患者0.02%的洗必泰漱口,采用阿替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根据X线情况明确植入位置,由黄铜丝区分开支抗牙齿,了解植入部位形态及牙根形状后进行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注意避开软组织、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防止感染,植入种植钉后即刻加力,力值为200克/侧,4W复诊加力,在拔牙间隙关闭后再次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测量及对比。

1.3 评价标准

本项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及拔牙间隙关闭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矫治前及拔牙间隙关闭时的头影测量分析对比,比较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及磨牙位移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拔牙间隙完成关闭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及磨牙位移情况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对比(±s)

磨牙位移(mm)研究组504.36±1.0528.49±5.844.15±1.22对照组502.51±1.0913.42±4.266.18±1.47 t 8.64414.7416.181 P 0.0000.0000.000组别n上中切牙凸距差(mm)上中切牙倾角差(°)

2.2 两种治疗方法支抗稳定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拔牙间隙完成关闭时间在5个月到10个月,平均时间为(8.02±1.2 5)个月,对照组患者拔牙间隙完成关闭时间在7个月到14个月,平均时间为(12.05±1.3 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治疗方法支抗稳定性差异对比(±s)

表2 两种治疗方法支抗稳定性差异对比(±s)

组别n拔牙间隙完成关闭时间(月)研究组508.02±1.25对照组5012.05±1.36 t 15.427 P 0.000

3.讨论

口腔正畸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常需要对牙齿或颌骨进行实施,任何力量都具有正反两种作用力,为了保障矫正牙齿所需的力,需要借助稳定性较高的装置来进行力的承受与施压,临床称为支抗作用[4]。有效的正畸支抗是确保正畸治疗的基础前提,传统的正畸支抗过于依赖对骨组织的结合,临床受患者的影响因素较多,常因为舒适度不够、患者配合度不高等因素导致支抗作用较弱,严重影响正畸效果[5]。微型种植体支抗主要采用不锈钢种植钉,表面呈螺纹状,可以更好的与骨组织进行契合,种植体体积较小,可灵活应用中牙槽嵴或相邻牙根之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创面较小,预后不影响拔牙间隙关闭,有效缩短预后时间,且微型种植体支抗手术临床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不高,手术时间大幅度缩短,减少患者痛苦,最大程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简洁性[6]。本项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及磨牙位移情况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拔牙间隙完成关闭时间有效缩短,较比非微型种植体支抗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可提高正畸效果,具有稳定的支抗作用。

猜你喜欢

切牙种植体间隙
间隙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紧流形上的SchrÖdinger算子的谱间隙估计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浅谈保护间隙的利弊与应用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