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9-08-23殷剑伟

医药前沿 2019年21期
关键词:开放性抗菌病情

殷剑伟

(四川省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960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0.32±12.98)岁。

1.2 方法

(1)采取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例如年龄,性别,体重等。(2)收集所有患者病例,了解病患的基本情况;例如基础疾病,骨折前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情况,切口类型等。(3)采取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引起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4)切口类型: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无污染,不需预防运用抗菌药物。(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的寄殖菌,可能导致感染,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开放性创伤,手术野存在严重污染现象,需运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切口感染发生率

骨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1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5%(12/960)。

2.2 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

经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为开放性骨折、存在糖尿病合并症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P<0.05),见表。

表 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

3.讨论

3.1 切口感染发生原因

据郑林峰,汪珏,赖树华[1-3]结果表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细菌微生物感染所致,如口鼻、消化道等都有定植菌;2、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所致,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患者体内有益菌群被杀灭,进而造成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增加了感染风险。3、开放性骨折患者,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导致其防御功能不完善,也容易导致切口感染。

3.2 预防切口感染对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对策预防骨折患者切口感染。进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主要包括:(1)避免乱用抗生素药物,要根据患者基础病情进行联合用药。(2)结合每个患者的病情差异进行护理流程的制定。(3)每日进行病房的消毒,保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4)每日基础护理执行无菌操作,依据规定依次对患者手术切口做好消毒、换药工作。(5)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低温,发热等不良反应要及时采集血液进行化验,根据实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7)对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控制。对于病情好转患者可出院观察。

综上所述,对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开放性抗菌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