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2019-08-22梁新妹
梁新妹
◆摘 要: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游戏与活动是从来都分不开的,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的推动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具体活动,采用寓教育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
1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模式的应用意义
“在学习中游戏”就是把学习的要求有机地整合于主题背景下的游戏当中去,让幼儿在游戏般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将幼儿美术活动实现游戏化,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之中体验到各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真正的喜爱上美术活动,愿意投入到美术创作中。
幼儿教师要推动美术活动游戏化,需要正确且全面理解游戏的内涵,了解美术活动的分类,然后才能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在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创设环境的过程之中,幼儿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观察能力、认知发展等特点。
2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探讨
2.1选择游戏化的美术内容,激发幼儿的“玩美”兴趣
幼儿美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美术活动是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是逐步发展幼儿美感和想象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注重以训练美术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把美术教育变成一个单向的技能传授与灌输过程,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逐渐失去了主动表现自我的信心。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巧妙通过绘画、欣赏、手工等活动,充分挖掘美术素材的内在潜力和深层价值,让严肃的美术教学行为转换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美术游戏。
如:在“奇特的房子博览会”的主题活动中,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生活中没有的房子,例如有牛奶房、玩具房等等,作品能够体现出来孩子们优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老师对孩子给予肯定和鼓励,利用孩子的美术作品,与孩子一同创设奇特房子展览的环境,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选取游戏化的内容,如:小班可以选择“玩色”游戏,中班可以选择生活化材料自制小玩具,大班可以选择多种工具材料创作美术作品玩“装扮美丽的家”等游戏。通过选择游戏化的美术内容、游戏环境的创设,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玩美”兴趣。
2.2在美术绘画活动中融合游戏化元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然而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知和发现美,有时提供适宜的“范画”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示范,幼儿很容易失去观察和模仿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师能够在示范环节引入游戏化元素,则有利于幼儿集中精力去观察、感知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提高活动的关注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如:教师示范工具或材料的操作方法的环节,可以设置游戏“比比谁最能干”等游戏让孩子看看、说说、做做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又如:画“春天的树”教师可以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树、提供各种树的图片等作为“范画”,鼓励孩子细心观察,融入游戏“小画家眼中的树”引导幼儿利用积累的经验与素材进行作画,幼儿兴趣浓。
例如在“小鸡宝宝”绘画中,教师可以进行游戏化引导:“鸡宝宝要出壳了,快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子吧!”教师可以一边播放小鸡出壳的小视频,一边配合儿歌引导:“圆圆眼睛睁开,小小翅膀伸出来,小蛋壳,把门开,小鸡宝宝要出来。”幼儿在儿歌游戏中去发现和感受小鸡的特征,用自己的方式主动模仿学习画小鸡宝宝。
2.3通过绘画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绘画活动是开发幼儿智慧、启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游戏化的活动引导,能够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小饼干”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饼干,还可以用各种形状和线条做饼干的装饰,幼儿会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创意,突出绘画活动的启智作用,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因素,为幼儿设计更灵活、更有趣的游戏化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幼儿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幼儿一边玩、一边学、一边开始实践,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使绘画活动氛围更和谐,幼儿能够以轻松、稳定、愉悦的心态投入到绘画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实践能力,以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4开展游戏化的美术评价,提升幼儿体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幼儿会将自己的想法、情感,故事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充分表达,而美术评价作为美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活动中起到展示交流、点拨引导、反思提升的功能。注重结果和效果的单一评价方式,容易忽略幼儿内心感受和内在需求使幼儿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要走进幼儿内心世界,顺应幼儿思维,尊重幼儿想法。
在大班“欣赏與设计”活动的评价环节,教师用“我是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让幼儿自己讲述作品的设计思路,让同伴分享经验;在“晒晒我的作品”环节,通过同伴和教师的建议、点拨、启发,拓展幼儿思维和想象;在“创意工作室画展”环节,把幼儿作品制作成展板进行展览,使幼儿获得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从中体验到成功乐趣。通过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内心需求的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在赏识和鼓励中激励唤醒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向往,获得更加丰富的美术活动体验。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时刻陪伴着孩子成长,当美术活动开展受阻时、当孩子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时、当教学活动需要升华时,游戏都可以发挥其关键性作用,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倡导的课程游戏化、教学游戏化,在游戏中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将游戏与学习的有效结合,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好的参与美术活动,获取美术学习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顾佳琳.边玩边学边实践幼儿绘画创意多[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85.
[2]钱瑛.对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