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和谐之美重塑数学魅力
2019-08-22黄艳
黄艳
随着“学讲计划”的不断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不无遗憾之处,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本人近期的观课体验谈三点。
一、关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后,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具体化、生活化、动态化、趣味化的理想教学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可是很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的数量,过分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展现形式,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课前用多媒体播放课题,并标明制作者某某;课上的练习、例题、例题的解答、练习题的答案等等,全部用多媒体播放,结果整堂课教师变成了放映者,一幅画面闪过之后,播放下一幅画面,一堂课下来黑板上空无一字;学生的探究活动也是围绕课件进行,思维被固定,课堂上很少有精彩的生成,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忽视体验”、“不见师生交流”的现象大量存在。
从教学实践来看,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有一个度。它一般使用于需要动画演示,图形、图表量较大,资料需求量较大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如果我们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中的丰富,不考虑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就会导致分散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握不住教学内容的重点。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只靠电脑屏幕上的东西让学生学习,还应结合黑板,把重点写在黑板上,根据实际情况用在实处,恰到好处,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关于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部分教师进入了情境创设的误区,使情境创设“变了味”、“走了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中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上课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奥特曼”的头像。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奥特曼吗?今天奥特曼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学生们欢欣雀跃)
师又说:“老师这里有几道复习题,你们只有做对了,奥特曼才会跟你们一起学习,好吗”?(孩子们跃跃欲试)
师:“真不错,奥特曼非常高兴!”(在接下来的新知学习中,奥特曼的头像始终伴随着每个教学环节)
在巩固练習中,教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和几道判断题。(此时有不少孩子都捂上了眼睛)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奥特曼一起消灭可恶的魔鬼吧!”
像这样利用童话故事、电视动画中的形象来创设情境的例子还很多。看多了,我们不禁要问,课堂上简单地附着几个头像,创设一些离奇的情景,编造几个离奇的故事,这就是创设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
其实,情境创设不是一堂课的简单铺垫,而应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教学情境创设的本质意义,使情境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应深入挖掘情境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并使情境为整节课的发展服务。
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各项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等等。
但我们也看到了优势的背后隐含着有待我们进一步深思、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准备不充分,流于形式;要求不到位,作而不合;时间不充足,合而无质;指导不及时,合作无果;评价不到位,合作低效。不论年级高低、不管需要不需要,一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就好像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就不能称其为“课”一样,尤其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中更是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名副其实的“作秀”。
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合作与交流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加强组织与指导,同时恰当选择时机。作为教师要明白:分组,应该合理;分工,为了合作;交往,需要互动;教师,明确角色;评价,指向过程。我相信,经过教师们的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合作学习将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成熟,数学课堂也将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我们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只有待提高的课堂,没有最成熟的课堂!只要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共同追求和谐之美、重塑数学魅力,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