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堂如何落实“任务驱动”
2019-08-22赵晋波
赵晋波
◆摘 要:落实“任务驱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任务驱动”;计算机教学;兴趣;自主学习;协作精神
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要结合其课程的特性,计算机教学注重操作和实践,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性有利于计算机教学的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学习。教师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具有可操作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團结协作精神,这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计算机课堂落实“任务驱动”,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多年的经验教学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①创设情景,引导发现;②围绕目标,提出任务,凸显问题;③自主学习,提供资源。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④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⑤解决问题,由同学讲解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教师最后补充说明;⑥巩固练习,巩固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总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或技能。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把总体目标的每一步细化,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且把每个小目标作为一个模块,使之容易掌握,再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体目标。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①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②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③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④Word的图形功能;⑤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精心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①Word的基本概念;②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③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2“任务分析”促进学生探究,激发课堂活力
在教材与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对于该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且找出哪一些地方需要应用信息技术的旧知识,又有哪一些地方需要使用到没有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的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由教师指导或者组织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形成。一般来说,任务分析的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任务分解,例如,一张电子板报由文字、图片等编排而成,他的制作包括有文字段落的编排与图片的编排,而文字段落的编排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文字的输入、编辑、段落的排版等,进一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进行这些工作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工作了;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难点与关键点(突破口),例如现实生活中如果要给朋友或者家人寄包括有自己近期照片与一段声音的“信”,那么如果寄包裹则又贵又花时间,如果打电话,比较贵且没有照片,如果寄信则没有声音也比较慢,而使用电子邮件则又快又能够达到所有目标,因此学习电子邮件的收发技能是必须的。
3“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4“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生的差异性是不争的事实,“因材施教”,让课堂更具活力。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尽管已经把问题讲解、研究、讨论得比较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仍会提出不同层次、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譬如,针对高一同学,因初中开设计算机课程不同,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也存在很大差异,有“大虾”,更多的是“菜鸟”,所以在进行WORD的教学时,对于先做完的学生要给出更深层次问题;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学生,也要多主动关心,向他讲解具体操作步骤,这样一来,快的学生可以往深的地方研究;大部分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菜鸟”可以得到教师的特别“哺育”,缩短与同学们的差距。
5在“任务”设计时要关注任务的可思考空间
“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例如,在WORD制作贺年片,插入图形时,一般学生只用书上讲的方法,而此时,我们就应给学生一个思考空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插入图片,有的学生琢磨能否将自己的具有个性绘画插入,也有同学想出网上的精美图片,甚至提出自己的照片要输入电脑,更有学生提出用其它工具软件来制作更具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落实“任务驱动”,促进计算机课堂效果,重点在于设计好操作性可行的“任务”,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一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