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的困境与重构
2019-08-22梁筱梅
摘 要 民族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为根本,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成为构建民族国家的极大障碍。本文以海伍德“文化与政治一致性”的观点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面临的认同困境,并以树立文化自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增强个体对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的认知,从而构建现代民族国家。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现代民族国家
作者简介:梁筱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D0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348
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构建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一族一国”式的政治模式中理想化的色彩愈发浓烈,但是当前现代民族国家的主要形式是多民族国家,其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使得民族国家潜在的解构危机愈发明显,如何构建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成为了重要的问题。明确民族国家的内涵,分析民族国家在当前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对民族认同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对建构当代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国家——文化与政治的重叠
安德鲁·海伍德将民族国家定义为“由公民身份和民族性相互重叠的部分,相联系结合在一起的自主性政治共同体” ,而这也意味着“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不谋而合。”从两方面分析:
(一)民族认同即民族身份
人作为族群动物,每个个体从出生时就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这个群体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我们将这个群体称之为民族。而个体对所属民族的认同催生了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从而构成了独特的民族身份。
(二)民族国家与公民概念的出现
现代国家所派生出的公民的概念代替了传统市民的概念。在现代国家的公民概念中将个体看做成一个主体,完成了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的构建,二者的重叠产生了现代社会独具特色的民族国家。
二、民族国家的现实困境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新国际秩序后,主权国家成为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行为体。虽然国际舞台上中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但主权国家依旧是不能忽视的主角,是国际体系中的基本单位。而国家与民族的结合,将民族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对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是对民族利益的追求,对民族的认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对国家的认同。但全球化的发展冲击了传统“族国一致”的局面,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对民族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内,民族国家统治的不稳定性上升;对外,民族国家作为重要行为体的地位下降。
(一)对内加剧了统治不稳定性——文化认同减弱
由于民族国家面对全球化做出的反应极具差异性,最终其国家命运也有极大的差异。其中一种是“一个民族即为一个国家,整个国家只有一个民族”的民族国家,而这种理论上“一族一国”的政治模式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历史上每一次给追求“一族一国”的民族带来的是暴力与胁迫,种族灭绝是最为极端的形式。历史上这种行为包括纳粹德国的雅利安纯净化思想对犹太民族造成的伤害、卢旺达的种族灭绝以及波黑战争中的种族屠杀等。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绝大多数国家都由两个及以上的民族构成。全球化虚化了国家之间的国界区隔,移民对传统的民族国家造成冲击。各民族有机会在同一片国土生活,不同血缘、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宗教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使得民族和国家保持完全一致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想化。“如何将一个国家内部众多分散的、异质性突出的部落或族群统筹在同一政治形态之中,并发展出一种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认同度的国民文化体系。通过这种文化体系可以使原本因文化异质性而导致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的族际关系得以改善” 。这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对外作为重要行为体的影响减弱——政治认同下降
与其他行为体相比,传统民族国家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行为体,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话语权。“然而由于全球化所产生的‘去中心化正在侵袭着这种基础性。……‘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内在机理并不完全一致,其内在的矛盾性与张力常常以认同危机的形式存在。” 也正是由于“去中心化”,使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面临着国际话语权的减弱的风险。
民族国家不仅要面对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利益格局挑战,还要应对范围外的权力挑战。在民族国家范围内,近些年西方发达国家遭到了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全球化浪潮下利益格局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面对优势下降的局面,西方发达国家以保护民族利益为口号大肆开展逆全球化行动,同时鼓吹“威胁论”——尤其是中国威胁论。在这种威胁论的鼓吹下,传统发达国家与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逐渐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因此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以“美国优先”为名推进“301法案”挑起了中美贸易战,并宣布要退出跨太平洋合作组织、巴黎气候协定、教科文组织等国际交流中重要的协商平台。英国也通过全民公投直接退出了欧盟。对民族利益的保护使得民族国家选择逆全球化,以期能维持旧的利益格局。
在民族国家范围外,世界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行为体数量愈加增多。人口的流动让部分民族國家的公民突破了国界,在民族身份与国家身份外,拥有了世界公民的身份。这些公民全球意识的觉醒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相对“狭隘”的民族与国家认同。
英国学者安德鲁·甘布尔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也已变成一种过时的东西,而且正面临着各种它不再能控制的力量。国家正在收缩,权力正从它身上被剥离,它将很快失去其執行重大事件的能力。” 在面对这种认同危机时,民族国家如何选择解决路径是十分重要的。
三、如何适应新时代
(一)树立文化自信以增强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包容开放无疑是时代主流,盲目封闭自身是愚昧的。主动顺应时代浪潮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全球化并不是要消除民族认同,而是要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让不同的个体强化对民族的认同,也增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每个民族有其具有异质性的文化、习俗甚至语言,在全球通用语言出现之前,民族文化就是存在于这个民族中的个体所认为的世界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才是保持较高水平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应对认同冲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指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在个性中找到共性,以应对全球化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造成的冲击,强调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取代种族冲突和暴力屠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质性成为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民族国家在焦虑中试图以逆全球化的方式解决认同问题,但历史的潮流是向前推进的,要做到眺望未来而不是回望过去。
(三)强化公民意识
在增强国家认同时,要注重增强对民族和公民双重身份的认同。在宣传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要注重国家法规、政策、制度等的建设。“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确立被各族人民认可的政治制度,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享价值理念,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而形成国家认同感,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 国家通过民主政治体系让传统被边缘化的民众参与国家治理,以提高民众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国家认同。
四、结语
总之,全球化是现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民族国家的影响也非常深刻,如全球化会是的主权地位受到冲击,让传统领土的观念受到挑战,影响政府职能发挥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民族国家认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面临的认同危机不容忽视,民族国家应该通过内在的制度、文化建设提高集体共识,以增强民族国家稳定性。同时,面对变化中的国际格局,国际新秩序也亟待构建。
注释:
[英]安德鲁·海伍德.全球政治学[M].白云真,罗文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刘鸿武.从部族社会到民族国家:尼日利亚国家发展史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金家新.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及其消解——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5):58-66.
[英]安德鲁 · 甘布尔.政治和命运[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吴玉军,付赵震.论国家认同视域中的民族认同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1):56-62+76.
许强.多元一体与公民身份:国家认同建构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6):66-72+81.
王海荣.现代国家认同的危机与建构——基于公民身份视角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