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重属性”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常纺·加减(艺术设计)企业实训营为例

2019-08-22乔京禄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校企实训

乔京禄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应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并随着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也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2019年国务院正式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更是为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积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校企双重属性”模式简介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创意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校企双方技术人才的比较优势,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不断探索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基地管理体系,切实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创意、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13年始与入驻校园的“校企双重属性”江苏加减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加减公司”)共同启动“常纺·加减(艺术设计)企业实训营”工作,(以下简称“实训营”)。该文所论述的“校企双重属性”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依托校内“企业实训营”这一创新平台,让学生在校内与市场、企业、项目零距离接轨,快速有效提升实训效果实训的尝试。“校企双重属性”包含如下特征:实训场地(学校教室&公司部门)的双重性;实训内容(实训计划&市场项目)的双重性;实训进程(训练过程&设计流程)的双重性;实训教材选择(教材讲义&成功案例)的双重性;实训成果(设计作业&成熟作品)的双重性;师资队伍(专业教师&资深设计师)的双重性;实训收益(完成学业&直接就业)的双重性。

2 “企业实训营”的功能

2.1 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基地

“实训营”为艺术设计(主要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开展创意策划设计、创新交流和创业实践提供了场所,是学生们创新项目研究、实践新想法的实践基地。“实训营”全方位引进企业化管理及训练模式,使学生在企业运行的框架下,利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设置实训内容,接受专业技术人员与学院专业教师的双重指导,参与完成企业具体项目或工艺流程,接受企业管理、考核,彻底解决了专业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2.2 教师“双师型”队伍培养的平台

“实训营”是学校教师了解设计行业商业模式、管理理念、前沿技术,提升自身实战设计能力的最佳平台。教师们参与“实训营”的项目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按照企业的要求,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自身可以得到市场意识、客户意识等思维模式方面的积极转变。通过深入项目过程,不仅自身是成为一名称职的职业技术院校“双师型”教师,同时清楚掌握自己的学生是否胜任相关设计工作,以及能力不足的具体方面。明确企业对于设计人才的能力具体需求,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更多的思索,在今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必将有更多有益的新探索。

2.3 企业留用优质人才的管道

企业结合以往实际的操作项目的情况,参与“实训营”前期“订单式”实训计划的制订,通过“双导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带教,使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工作中所需的专业技能得以强化,大大拓展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也为企业提供了优秀人才的储备,为后期在“实训营”营员中选人、留人得到保障。“企业训练营”每个阶段结束均有评估。待训练内容全部结束后,“企业训练营”统一为合格学员出具结业证书,作为其今后就业的工作经历证明。“留人”:“企业训练营”合格的营员直接输送至合作公司各部门(包括到分公司、子公司直接就业),进入人才储备平台。“荐人”:推荐“企业训练营”合格的营员到同类企业就业。

3 “企业实训营”的运作模式

3.1 合作模式

根据“实训营”的业务开展的情况,双方共同面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系高年级(三年级)同学,进入“实训营”学习训练。学生在“实训营”期间,全程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操作;参与企业、各种形式的中、短期培训、讲座;校企双方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好地发挥企业与高校两种资源,及各自在基础理论及实践应用方面的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利用客户资源,依靠品牌效应与商业化运行经验,为学校和企业搭建技术、人才、信息交流提供平台,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营造创新创意、知识共享、技术互享的良好环境氛围。

3.2 阶段划分

“实训营”是设置于学院院内,集教学实训、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知识创新为一体的综合体。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系的学生在校学习共计六个学期,前四个学期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第五个学期双向选择优秀学生进入“实训营”,半工半读(半天上课,半天在“实训营”工作)参与一个学期的创意设计工作;在第六个学期,全天候在“实训营”进行实战训练直至学业结束。企业择优录用优秀毕业生签订合同,或并负责推荐其他学生到相关企业就业。

3.3 模块内容

“实训营”标准实训时间为一年,按季度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实训模块需要完成。总体分为企业认知模块、项目流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创业教育模块等四大模块(如表1),各模块由多个内容分阶段支撑,分布在四个阶段内完成,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确保学生在“实训营”得到全方位的能力锻炼与职业意识的提升。

4 “企业实训营”的保障措施

4.1 校企共同成立管理小组

企业和校方各指派一人作为“实训营”协调小组的召集人。主要负责“实训营”项目的实施,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并及时向高层汇报,确保推进实施的顺利进行。“实训营”管理人员由企业管理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企业管理人员主要负责项目引进、操作流程、技术指导、质量把控。学院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管理、教学指导、绩效评估等工作。学院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协作配合将更有利于实现“实训营”平台企业、学院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有效聚合,形成技术、信息交流互动,提供知识共享、技术互享的良好环境,共同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工作,并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最终实现“多赢”目标。

4.2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根据实训内容的安排,“实训营”后期学生将全日制进入“实训营”。在“实训营”期间,学生全程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工作,通过实际案例分享、项目实操、客户提案、创意头脑风暴等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实训过程的评价和成果评定由客户的认可、采用以及市场效益决定。这个任务主要由企业相关人员承担,院系相关教师协作辅助。企业同时为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中、短期培训、讲座。校企双方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以“实训营”的名义共同申报国家、省(部)级研发课题或创新创业大赛,这一过程的任务主要由院系相关教师承担,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协作配合。

表1 “企业实训营”各模块及实训内容

4.3 “实训营”学生管理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工作状态,全面发挥岗位应有价值,更快更好地让学生完成职业人的转换,入职后必须接受公司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至所在部门上岗见习。入职后的考核分为日常、期满考核,由公司安排的带教师傅与学院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考勤、在岗状态、协作状态、业绩完成等方面给予评价,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双方意愿、考评结果及见习期的工作表现决定是否留用,以及撰写推荐意见。

4.4 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实训营”项目全部采用商业运行模式。主要体现在“企业化管理、项目化引导、市场化运作、师徒化带教”方面。所有项目都是来源于市场客户,每个项目都有项目合同确定的时间范围来制约;内部考核、分配同样按项目进行归类。其他形式合作(专家、教师科研教育活动)同样也是以项目化形式展开推行。作品及服务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基本创作生产方式。“实训营”推行“师带徒”方法培养人才,企业委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实训营”,让所有实习生和公司相关员工结成师徒关系,负责其技能培训和指导创作。根据每个阶段培训的需要,公司人事、项目、策划、制作等部门提供各种不同的训练指导。

校企双方共同对“实训营”的教学质量与成果加以监控。注重作品市场化认可,来自社会的反馈与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带教师傅和教师的工作考核的主要标准。每学期(半年)对优秀学生、优秀带教师傅、教师及时给予激励和项目奖励。

5 结语

(1)通过“校企双重属性”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在艺术设计专业进行 “生产性教学法”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使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诸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2)通过“校企双重属性”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解决了高职艺术类专业情景模拟实践教学一直以来无法真正解决的“模拟”与“实战”间的差异难题,真正实现了专业人才与企业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且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可实现选、培、荐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常纺·加减(艺术设计)企业实训营”具体案例分析研究,较系统地梳理出“校企双重属性”全真 实训基地的内涵、运作机制、实训模块实施等人才培养 模式的规律。“实训营”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 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资源的整 合共享。将有效改善职业技术院校实训教师水平不高、 实训项目脱离市场环境、成果缺乏实际验证等原因造 成的实践“空心”现状,直接缩短了学生向“职业人”角 色转换的进程。此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对艺术设计专业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校企实训
《星.云.海》
《花月夜》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