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町火箭2》:一个关于日本制造的匠人故事

2019-08-22方正宇

上海工运 2019年7期
关键词:火箭专利知识产权

◎方正宇

主角说

这是佃制作所全体成员获得的胜利,还有阿殿和阿殿的父亲,还有野木,是大家凝聚起的信念让我们取得了这次的胜利……作为变速器制造公司,佃制作所要开启新的挑战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还发现,就是我们想制作出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机器,不管什么样的对手看了都想与我们合作,这就是我们新的梦想。

一出好戏

科技男为梦想上下求索

早在2011年,就曾有日本电视台将池井户润的小说《下町火箭》改编成同名剧集,不过当时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响。直到几年之后,随着池井户润的另一部作品《半泽直树》被改编为电视剧并创造收视纪录后,整个日本影视界掀起了一股翻拍池井户润作品的热潮,出品了包括《罗斯福游戏》、《民王》在内的一批电视剧。至于聚焦尖端制造业的《下町火箭》,也在2015年被重新翻拍成电视剧,由著名男星阿部宽饰演经营佃制作所的主人公佃航平。接下来在2018年,电视台又推出该剧续作《下町火箭2》,播出后再度形成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作为《下町火箭》系列的主人公,佃航平原本是宇宙科学开发机构的研究员,在某次火箭发射失败之后引咎辞职,回家接手父亲留下的佃制作所,专门制造各类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发动机部件。技术背景出身的佃航平,永远将钻研技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哪怕在工厂遭遇资金困难的逆境中,仍然不愿意放弃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在他的带领之下,整个工厂形成了刻苦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并且在研发和市场各部门之间形成有效配合,共同帮助佃制作所取得了一系列成功。

方法论

围绕专利权的守与不守

《下町火箭》所聚焦的,是一批依靠技术特长为行业巨头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相信中国的很多工厂都会对其中的剧情颇有感触。作为中小企业,他们未必具备雄厚的财力,还可能遭遇大客户突然变卦的意外,但就像“佃制作所”那样,这些企业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不仅赢得了自身的生存,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国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既然依靠技术起家,那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就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在《下町火箭》中,正是因为佃制作所掌握了阀门领域的一项核心专利,导致行业巨头帝国重工不得不放下身段与其合作,最终让佃制作所获得了参与火箭制造项目的资格。而在剧情推进过程中,还多次出现围绕专利纠纷展开的法庭戏,这在以往的影视剧中极为罕见。

而在《下町火箭2》中,知识产权案件同样成为贯穿剧情的关键线索。在开篇部分,佃制作所打算合作的另一家企业Gear Ghost,就因为深陷专利权诉讼而面临破产威胁。在佃制作所的帮助下,Gear Ghost成功打赢官司度过危机,没想到他们却恩将仇报,在“农业机器人”项目上与佃制作所的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并且一度对帝国重工形成巨大威胁。但随着项目的推进,Gear Ghost发现其在技术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严重缺陷。与此同时,佃制作所则依靠刻苦研发攻克了该技术难点,并为此申请了专利。

于是,当佃制作所与帝国重工合作的农业机器人项目取得成功时,由Gear Ghost参与的同类项目却濒临瘫痪。关键时刻,佃航平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以德报怨,同意将自己的技术专利授权给竞争对手,以确保更多农民能从这个机器人项目中获益。

应当说,这是一个多少有点争议的结局,在不少观众看来,编剧对此的处理过于理想化,不太符合商业竞争的残酷现状。但实际上,编剧是希望通过佃航平对专利权的处置,来思考知识产权对整个社会的真正价值: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是对各种创意成果的保障,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相关权益的维护,来推动更多人参与科技创新,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知识产权制度沦为片面保护垄断利益的工具,就好像在《下町火箭》中出现了专门抢注知识产权然后依靠索赔牟利的大企业,反而借此对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巧取豪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町火箭》系列作品其实对很多企业都具有科普价值。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经营者必须具备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其中既包括对自身形成的科技成果及时进行保护,也包括避免对他人的知识产权形成侵权。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让更多的“佃制作所”在中国取得成功,进而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火箭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发明与专利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