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空间格局分析*

2019-08-22刘洁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河北省空间

刘洁卉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唐山 063000)

0 引言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自然资源、农村自然景观、农村生态环境、生产活动和农村风俗文化为背景,将农业资源与生态旅游相结合,通过整体规划设计和合理布局,为人们提供休闲旅游、身心修养、体验乡村生活的一种旅游形式[1]。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农业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在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强调了河北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景。该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燕赵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潜力巨大[4]。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因此合理规划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势在必行,当务之急要先了解当前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目前有众多学者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展开了研究,如王晓峰等[5]以陕西省100个精品休闲农业点为基础数据,运用空间分布比重、平均城市中心距离、空间离散指数、回转半径法和空间分布曲线等方法,对该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李细归等[6]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对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牛通[7]等从空间地域、交通可达性和分布类型等方面,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评价。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河北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由此带来的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容忽视,旅游人群由城市中心向周围蔓延。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从市域尺度系统分析现阶段该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期全面提升该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水平,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河北(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位于黄河以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西临太行山,北为燕山,内环京津,总面积18.88万km2。截止2017年,河北下辖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等11个地级市,全省常住总人口7 519.5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 136.4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5.01%。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3.596 40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6.7%。

河北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截止2017年,河北省旅游总收入6 140.9亿元,比2016年增长31.9%,其中共接待国内游客5.7亿人次,创收6 089.6亿元,接待国际游客16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6亿美元,旅游业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产业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较为迅速,已形成踏青赏花、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农耕教育、体育竞技、音乐舞蹈等10多种特色类型。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49亿元,全年接待游客7 200多万人次,比2016年增加2 300多万人次。

1.2 数据来源

该文针对2010年以来,河北省被评定的全国级及省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单位进行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河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名单、2010—2017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名单、2014—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园区)》名单、农业部办公厅公布的2014—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2015—2017年河北省农业厅公布的《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和示范点》名单。

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3个指标来分析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空间格局分布特征。

2.1 平均最邻近比率

平均最邻近比率常用来分析点状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8],该文用来描述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在省域范围内的整体分布。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ANN表示平均最邻近比率,L表示每个农业生态旅游点与其最近点之间距离(实际距离)的平均值,N表示农业生态旅游的布点数,S表示研究区域的面积。若ANN>1,表示布点呈随机分布,若ANN=1,表示布点呈均匀分布,若ANN<1,表示布点呈集聚分布。

2.2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是用来描述布点在研究区域空间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9]。计算公式为:

(2)

式(2)中,G表示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地理集中指数,G值越大,表示农业生态旅游的空间分布越集中,G值越小,表示农业生态旅游的空间分布越分散;Wi表示第i种农业生态旅游类型的数量,N表示农业生态旅游布点总数。n表示农业生态旅游的类型总数。

2.3 平均分布密度

平均分布密度多用于进行空间凝聚区域分析[10],该文用来分析河北省市域内农业生态旅游的平均分布特征。计算公式为:

T=P/S

(3)

式(3)中,T表示研究区域内农业生态旅游的平均分布密度,P表示区域内农业生态旅游的数目,S表示研究区域的面积。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生态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1.1 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特征

表1 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类别及数量

表2 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域分布特征

近年来,随着国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截止2017年,河北省被纳入全国及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共193个,包括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1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园区)47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河北省休闲农业星级企业78个、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46个。其中各大企业所占比重达到了89.6%,以村为单位的仅为10.4%。美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对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共有国家级历史名村12个,历史文化名镇8个,古老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广为传承,可利用历史文化或民间艺术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如河北省吴桥县通过“杂技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将特色民俗推向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邯郸市响堂水镇按照“旅游+特色风情小镇+美丽乡村+民俗文化”模式将河道两侧居民房屋改造为仿古民俗商业坊,对河道水系进行生态治理,成为集民俗风情、饮食文化、亲水体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民俗文化水镇。

3.1.2 农业生态旅游整体分布特征

图1表示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利用Arcgis10.2对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平均最邻近比率进行测算,结果得出ANN=0.720 5<1,因此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总体呈集聚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河北省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通过对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地理集中指数进行测算,结果得出G=24.70,其中河北省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地理集中指数为36.79>24.70,说明河北省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在省域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整体发展不均衡。

图1 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图2 河北省休闲农业星级企业的空间分布

3.1.3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域分布特征

从表2河北省各地级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数目看,各地级市间差异较大,其中邢台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个数最多,为38个,占总数的19.68%。其次是保定市,为28个,占总数的14.51%。沧州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数目最少,仅为6个,占总数的3.11%。

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平均分布密度为10.22个/万km2,各地级市中,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廊坊、唐山和秦皇岛的平均分布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邢台市和秦皇岛市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平均分布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30.43个/万km2和24.32个/万km2。沧州、承德和张家口的分布密度较低,分别为4.47个/万km2、3.04个/万km2和4.17个/万km2。这说明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域分布不均匀,各地市间发展极不平衡。

3.2 农业生态旅游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分布。该文选取2012—2016年5年的GDP总量均值作为衡量河北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将各地级市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GDP总量>5 000亿元),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人均GDP介于3 000亿~4 000亿元之间)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3 000亿元),如表3所示。综合分析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整体分布在经济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邢台市虽然整体经济水平落后,但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共拥有6个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县,4个国家级优质棉花基地县,素有“棉海粮仓”之称,2012年以来农林牧渔业产值逐年提升。该市积极推动城乡建设,现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表3 2012—2016年河北省各地级市GDP总量(亿元)及经济发展程度

3.2.2 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子,优越的交通条件,节省了游客观光旅游的成本,缩短中途消耗的距离和时间。河北省各地级市交通发展极不平衡,由表4可以看出,截止2016年年底,石家庄、保定和唐山的实有城市道路面积所占比重较高,交通较为发达,这些地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多有分布,从全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可以看出,农业生态旅游布点大都在交通干线周围,表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交通的依赖性较高。

表4 2016年河北省各地级市道路面积及占全市总面积的比重

3.2.3 资源禀赋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个兼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海滨和湖泊的省份,地貌复杂多样,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11]。截止2014年,全省共有各类景区景点500多个,其中全国A级景区有324个,4A级景区2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当年实现全国旅游总收入2 561.5亿元,接待国内游客3.1亿人次,接待国际游客132.9万人次。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河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的有利依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该研究采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3个指标来分析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总体呈集聚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河北省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

(2)从河北省各地级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数目看,邢台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个数最多,为38个,占总数的19.68%。其次是保定市,为28个,占总数的14.51%。沧州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数目最少,仅为6个,占总数的3.11%。

(3)各地级市中,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廊坊、唐山和秦皇岛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平均分布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邢台市和秦皇岛市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平均分布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30.43个/万km2和24.32个/万km2。沧州、承德和张家口的分布密度较低,分别为4.47个/万km2、3.04个/万km2和4.17个/万km2。这说明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域分布不均匀,各地市间发展极不平衡。

(4)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资源禀赋是影响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

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4.2 建议

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整体上呈集聚分布,便于发挥区域内的集聚优势,以优势集聚区为中心,逐步向周围地区辐射,实现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该省旅游资源丰富,可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带点作用,逐步带动农业生态旅游的片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资源相结合,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游客体验度,带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沧州、承德和张家口,一方面,政府加大对乡村道路的建设,实现到达旅游点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吸引力的发展模式。坐落在承德市的避暑山庄是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旅游旺季长达7个月。该市可在其周边村落建设生态农家小院、生态采摘园、亲子游乐园等,丰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河北省空间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空间是什么?
河北省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创享空间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