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

2019-08-22邓焕堂谢雄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住院

邓焕堂 刘 静 谢雄伟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极为多见的急危重症[1]。近几年,该病出现率持续提高,已属于威胁社会安全的重要难题。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h intervertion,PCI)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心肌灌注效果,提升血管再次畅通率。有学者[2]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PCI术后,病死率下降幅度约为5%。既往资料表明,部分患者在行PCI术后,同时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措施,短期仍可能发生各种心脏疾病,尤其是高龄患者出现率最高,极大降低患者生活品质[3]。针对此类情况,确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短期康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选取针对性地治疗措施,能够高效的防止心脏疾病的出现。此次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短期康复影响因素,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5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为心功能正常患者,常规组为心功能异常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78例,男性31例,女性47例;女性患者7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为(66.9±3.1)岁。常规组患者72例,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为(65.3±4.7)岁。

1.2 选取标准:缺血性胸痛或者相似疾病存在时长超过30分钟,并且服用硝酸甘油后,病情未得到控制;心电图显示两个及上邻近的导联ST段升高,肢体导联超过1 mm,胸前导联超过2 mm;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年龄在60岁及以上。

1.3 剔除准则:病情发作到住院时长高于12 h;住院1 d内心肌缺血症状消除,没有接受PCI术者。

1.4 方法:创建Excel表格记录患者基础情况、以往病史、体质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测以及PCI干预情况。其中基础情况主要有年龄、性别、病情发作时间、入院时间;以往病史主要有吸烟酗酒情况、贫血、脑卒中、高脂血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体质检测主要为身体温度、心率、血压、舒张以及收缩压;超声心动图检测主要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

1.5 观测指标:根据心功能分级金标准,对心功能进行评估,其中Ⅰ级表示正常,超过Ⅰ级表示心功能不全;贫血为男性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每升120 g,女性低于每升110 g;脑卒中为以往存在脑卒中判定或者住院登记中存在关于脑卒中疾病记录;高血脂疾病使用相关金标准进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表示存在1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

1.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选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占比使用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吸烟情况、高血压、高血脂疾病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70岁及以上、联合糖尿病、联合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占比低于常规组,术前LVEF为50%及以上占比较低,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n(%)]

2.2 常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显示,年龄、住院时血糖情况、术前心功能可直接影响患者PCI术后短期发生心功能异常症状。见表2。

表2 常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冠状动脉斑块损伤以及血栓产生造成阻塞,引起远血管范围内心肌血液供给以及氧气供给不足,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重要因素[4]。有研究[5]表明,年龄超过65岁的群体中每年因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病死率接近4成,75岁以上群体因心血管病症引起的病死率更高,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PCI属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术普遍采用的治疗技术,但是术后短期内出现心脏时间的危险系数仍然较高[6]。因此本次研究按照患者预后效果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病理资料。研究发现,常规组年龄≥70岁、联合糖尿病、联合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占比分别为77.78%、30.56%、88.89%,研究组为50.00%、20.51%以及73.08%,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越高、住院时血糖水平越高、心功能分级越低的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功能异常的概率较高。

综上所述,年龄较高、术前心功能水平较低以及住院时血糖指标较高属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极易引起术后心功能不全症状出现,不利于术后恢复效果。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功能住院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妈妈住院了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