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探讨

2019-08-21安颖

财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财务医院

摘  要: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公立医院适应医改大环境,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赖信息化建设、优化流程、完善制度,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在预算、成本核算、绩效考核、财务分析等方面进一步精细、深入地加强管理,通过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能,使公立医院在确保公益性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关键词: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

一、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健全财务各项工作制度,优化和规范流程,工作精细到每一个环节,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的效能。

二、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多元办医、多点执业政策带来的市场竞争,补偿机制的改革等,要求公立医院在确保公益性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公立医院只有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在机遇和挑战中求生存和发展。

三、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数据精细化。

数据精细化需要依赖信息化建设。围绕财务管理需求和医疗业务发展特点,构建医院HIS系统、物资系统、人事系统、财务核算、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系统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是全院及科室收入和工作量的数据源。财务核算系统,满足日常会计核算和对外报表需求为主。成本核算系统 、预算管理系统,提供各种内部管理报表及分析数据。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一体化,需要完善医院各系统地建设和升级改造,将科室名称、编码对照匹配一致,各系统间做好数据接口。实现财务核算系统直接采集业务系统数据生成记账凭证。如,收入类可直接采集HIS系统数据,工资类可直接采集人事系统数据,固定资产及耗材类可直接采集物资系统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了收入数据的实时传递,实时监控。成本核算系统利用财务核算系统原始数据,简化了工作流程,避免了重复劳动。预算系统直接利用财务系统数据在完成预算核销,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信息数据的共享,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2)制度的精细化

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岗位责任制、财务工作说明书,使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均有章可循。规范细化流程,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根据医改要求,新修订的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特点,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财务报告体系、绩效考评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因此公立医院应响应医改号召,按照新制度要求,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1.预算管理精细化

新制度在明确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和原则和程序作出了详细规定。预算管理是医院控制收支,提高效益的重要财务管理手段,需要涵盖医院所有的业务,涉及所有的科室,是医院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一项系统工程。预算管理应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要求,细化到从科室上报、汇总、论证、审议、复议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执行分析的每一个环节和事项,并将其写入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上报时,根据各科室的职责,将预算分解到科室,细化到项目,每一项预算必须有据可依。涉及经济合同支出项目的,应当同时看到合同的审核情况,预算资金的使用不仅要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还要符合经济合同的约定。预算论证审议时,酌量安排约束性费用,同时对三公经费重点控制。预算执行时,在财务付款报销时核销支出预算,实时监控,有效控制和避免超预算支出。预算执行分析时,按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考核指标。既环环相扣,又紧抓重点环节,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及管理。

2.成本管理精细化

新医院会计、财务制度,强化了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细化了成本归集核算体系。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控制成本。成本核算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它细化了核算内容、核算单元、核算基础、核算数据,实现最底层数据挖掘。成本分析是对医院总的经营分析、科室经营分析、成本结构分析、成本分类分析、各级分配的数据分析。成本核算中披露的问题需要不断地修定、改进,保证成本核算的不断发展。在成本的归集、分摊、分摊标准的选择等的各个环节不断精细和完善,使整个成本核算过程更合理,方法更科学,数据更及时。通过全成本核算,评价科室成本效益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通过成本分析,找出科室成本升降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以便更好的管控成本支出。

3.财务核算和分析精细化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了,精细化了各科目确认计量等核算内容,使财务日常核算依据更为明确。增加了财务报告的内容,明确规定财务报告和分析中应包括的内容并提供了医院财务分析参考指标。因此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新制度规定精细化核算和分析。日常经营状况的全面分析、财务指标分析要与固定资产投入的效益分析、财政专项投资等专项分析相结合。此外财务分析不能只是简单的对财务报表的解读,改改期间及收支数据,必须与业务系统数据相结合,与医院自身的特点相结合,进而发现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挖掘医院增收减支的潜力,为医院经营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绩效考核精细化

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财务报告中包含绩效考评情况。高效的绩效管理是医院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工具。根据医院当年的管控方向,细化绩效考核指标,为科室发展及管控指明方向,例如为了体现业务含金量,将收入成本率指标纳入财务维度绩效考核指标。为了体现服务能力和业务控制,将手术台次及均次费用纳入客户维度绩效考核指标。为了体现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作负荷,将床位使用率及月均管床患者數纳入内部流程维度绩效考核指标。随着管理日趋完善,考核指标达标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根据医院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适时调整指标。考核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而适当调整。

(3)人员管理精细化

1.细化岗位职责

在财务科内部合理设置岗位,确定岗位职责,编制岗位工作说明书,不断细化及完善,将各项财务制度落实到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中去。每一个岗位必须遵照财务制度和岗位职责,按照岗位工作说明书的标准化流程执行,并辅以绩效考核,保证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

2.提高人员素质

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制度来保证,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并将其付诸实践中。针对不同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及学习,科内培训及外部学习相结合。

总之,在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数据的准确归集、财务制度和流程的精细、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提高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财务人员要始终坚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打破传统工作方式的思想束缚,不断思考和创新,与时俱进,持续改进财务制度和流程,数据采集归集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财务精细化管理以数据信息化为支持,精细化的制度和流程做保证,财务人员管理理念的转变为基础。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能和水平,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素依.精细化管理理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6):70

[2]王井春.新医改需要强化医院财务管理[J]. 时代金融,2018(2):220

[3]李萍.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一体化系统中的实现[J]. 卫生经济研究,2014(2):60-61.

作者简介:安颖(1981-),女,大学学历,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E-mall:an526627@163.com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财务医院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萌萌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