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中报恩情怀的形成因素

2019-08-21张兆菲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兆菲

【摘 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充满报恩情怀的作品,蒲松龄凭借他卓越的才华创作的这部文言小说,自流传以来,就吸引了历代学者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评论和研究。《聊斋志异》中含有不到五百个故事,但关于“报恩”主题的故事就占了近五分之一。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在中国众多作品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报恩之情。这些报恩类的作品对蒲松龄的创作有着不小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来自于佛教思想、儒家文化以及亲朋好友对自己的慷慨帮助。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报恩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234-01

一、“因果报应”的佛教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来源于佛教“因果报应”的这类宗教思想也开始在我国产生影响。在结合了中国传统报应观念的基础上,这种思想不仅对古代的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影响深远,而且在小说创作中烙下了不可忽视的印记。故而至明清之时,佛教意识在小说中已经表现得相当普遍了,众多作品中都有描写鬼魂神佛、业报宿命、三生轮回的内容,与以前的故事相比,迷信怪异的情节也越来越多。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家道落败的书香门第,有一个念佛吃斋的父亲,还有一个充满佛家文化的生活环境,因此,蒲松龄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蒲松龄出生时,他父亲梦见一个袒露右肩、药膏如钱圆粘乳际的病瘦和尚入室,待蒲松龄生下后乳旁真有这一标记,所以蒲松龄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病瘦和尚的转世。他把自己的出生看作因果轮回中的一环,在潜意识中就接受了佛教理论,然后在创作中不自觉地运用。故而在《聊斋志异》的大量故事中出现了因果报应这个平民大众易于接受且流传久远的佛教题材,并在其中引人劝善,警诫世人。

二、“以德报德”的儒家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德性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报”这一观念正是这种“德性文化”所需求的,可以说它是整个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石。“报”的概念很早就出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儒家大力宣扬“以德报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从而维护自身的统治。由于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统治地位,这种带有浓烈官方哲学色彩的德报思想就奠定了中国民间伦理道德的基础。除了传统的官方儒学思想,“报恩”这个思想还有另外一个源流——“报”在普通民间的自然发育。早在《诗经》中,报恩的观念就已经出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2]这是相互赠答、以示友好的感谢之情的表示。

蒲松龄一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社会底层度过的,在这种环境下,他受到的思想大多都杂糅在一起,虽说我们可以看到有佛教甚至是道教的影子,但儒家思想无疑是留下最深烙印的那一个。《聊斋志异》中关于“报恩”类主题的作品,其实是“以德报德”的儒家思想在蒲松龄笔下的委婉折射,同时,也受到了民间文艺的《诗经》中“风诗”的影响。于是,服务于封建政治的正统儒家“德报”思想和来自民间自然发育的朴素“报恩”思想,在心怀救世理想的蒲松龄身上起着双重作用,构成了《聊斋志异》“报恩”故事的思想基础。正是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使得蒲松龄在作品中不断表彰“报恩”这一美好品质。

三、“慷慨相助”的妻朋师友

蒲松龄在十八岁时与刘氏结为夫妻,但他长期在外奔波,很难顾上家庭,全靠妻子刘氏苦苦支撑这个贫寒的家。蒲松龄在《二月二十三日,询内人病》中用“食指日已繁,家贫赖节省”[3]直接诉说了对刘氏的诚恳深切情感,又用 “未能富贵身先老,惭愧不曾报汝恩”的诗句表达未能感谢妻子的愧疚自责。刘氏去世时,蒲松龄为亡妻写了六首《悼内》诗,表达他的悲痛之情,以寄托对亡妻的思念。

康熙十九年蒲松龄母亲去世,他的朋友王如水帮穷困的蒲松龄办理了母亲的丧事。蒲松龄在漫长的座馆生涯中,认识了当时的诗坛盟主王士祯,王士祯对《聊斋志异》颇有兴趣,还专门为这本书题了一首诗,蒲松龄看到诗很是高兴,敬王士祯为师长知己,甚至写下《偶感》来抒发自己对王士祯的感激之情。

蒲松龄除了晚年过得稍稍富足外,之前的大半生都过得穷困潦倒,但是即使当时钱财见绌,还是有很多人一直在帮助他、鼓励他。虽说当时的蒲松龄没有能力去回报这些人,可他都默默记在了心里,所以,在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蒲松龄就借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品质,来委婉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曾经帮助过蒲松龄的人都被他写进了作品中,以《聊斋志异》最为明显。

四、结语

《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多都是蒲松龄以极为严谨的态度来编织的,他通过书中的“报恩”类故事,表达自己的道德理想。蒲松龄报恩情怀的形成,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佛教思想、儒家文化以及亲朋好友对自己的慷慨帮助,是他报恩情怀形成的主要原因。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报恩者身上所寄托的那种知恩图报、重视情谊的美好情感品质,正体现了自己对人性的一种美好愿望和呼唤。

参考文献:

[1]楊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路大荒.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黄洽.《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D].山东大学,2005.

[5]申瑞妮.《聊斋志异》“鬼报型”作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神探蒲松龄》:并没有那么差!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STRANGE TALES INDEED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