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19-08-21李虹
李虹
摘要: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是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从全面系统、能力提升、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相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分析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知识与能力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等主要内容,从组织机构的建立、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239-02
产教融合通常是指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社会实践,在生产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进行生产实践,二者密不可分,水乳交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实施产教融合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一定的产教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
1.全面系统原则。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岗位能力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大纲与课程标准,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模块,建立系统全面的课内培养体系,丰富多彩的课外培养体系,专业化、综合化的社会实践体系。将产教融合贯穿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每一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突出人才培养的连贯性、整体性,全面系统。
2.能力提升原则。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以物流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主线,以学生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产学合作、校企融合为手段,从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课内外培养体系的开发、理论与实践课程模块的结构安排等方面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
3.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相融合原则。基于产教融合,将物流企业文化、物流管理方式和物流企业资源等因素嵌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物流企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实践项目、教师科研、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将双创教育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融入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内与课外并重、实习与就业一体、创新实践项目的设计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基于產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内容及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就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可定位于高素质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再具体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学校定位特色、资源优势等确定具体的专业定位方向,如第三方物流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向。
2.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与能力标准的制定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以及物流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构建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确定专业能力标准和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后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3.课程体系的设计。结合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以及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与需要,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物流管理的作业流程及岗位需求,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仓储管理能力模块、运输管理能力模块、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能力模块及物流企业管理能力模块,每一模块内确立该模块对应的理论知识与能力标准,从而确定开设相应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模块内单列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方式
1.组织机构的建立。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可从校、院、系三个层次考虑,分别建立不同的组织机构。学校层面成立校级董事会,负责学校层面的产教融合,制订学校校企合作的长远规划;二级学院根据学校董事会的总体要求可成立二级学院董事会,在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履行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能;各系、专业可以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企业人员至少达到60%以上,负责具体的专业建设工作。
2.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完善。校企共同完善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基础。(1)校企共同编写教学文件。教学文件是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标准与课程大纲等,这些文件的编写离不开学生岗位能力标准、专业标准以及课程归属的各模块目标与标准,这些内容的编制均需企业人士参加,双方共同进行研讨,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实际。(2)校企共同开发课程。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也应不断创新与完善,课程设置应紧紧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补充物流行业发展新技术、管理新方法。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与物流企业共同研究与探讨,开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对专业课和创新创业课进行大幅度重构,使课程内容更具应用型。如《物流大数据实验》、《物流中心工作管控》、《智慧仓储实践》等课程既体现了应用型,亦与物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3)校企共建实践基地。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习、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模拟企业的实际流程、实际数据、购买仿真软件等方式与企业共建校内基地,供学生在校内进行在企业现场难以实现的操作流程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同时教师与学生还可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完成的科研项目及创新创业项目,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3.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共同培养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师资队伍既包括校内专职教师,也包括由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职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通过引进、培养和聘任等方式,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校企共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与合作企业联合,选派教师去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参加相关企业、机构举办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班,聘请行业企业从业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和授课。特别是针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理论、方法与经营模式,校企共同进行研讨,并尽可能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亦可通过项目研发的形式,组建研发小组,在为企业提供咨询、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4.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主要还是体现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可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教学、渗入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及引入企业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媒体视频、企业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考试方法改革上,注重过程考核、实践能力的考核,建立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安静,崔民日.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战略路径[J].教育评论,2015,(05).
[2]林琦芳.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3.
[3]曾玲晖,张翀,卢应梅,马楠.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