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水利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研究 与实践
2019-08-21吴云芳程勇刚严鹏
吴云芳 程勇刚 严鹏
摘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环节中的核心与关键内容,在总结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内容和过程基础上,对武汉大学水利类专业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举例说明,为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水利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001-0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自教育部2006年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历经了十余年推广和发展。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截至2017年年底,已认证了32所高校的45个水利类专业,我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已二次认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已首次认证,2019年上述三个专业即将再次认证。作者根据多年水利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结合近期进行的水利类专业评估认证工作,对水利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促进后续水利类的人才培养以及评估提供参考。
一、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主要过程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主要过程包括:确定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支撑,围绕毕业要求实施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依据、评价机构、评价周期,分析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反馈,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等。
(一)确定毕业要求及合理分解指标点
首先,根据已确定的培养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明确、可衡量、支撑、覆盖”。所谓“明确”:专业应当准确描述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并通过指标点分解明晰毕业要求的内涵。所谓“可衡量”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确实能够获得毕业要求指标点所描述的能力(可落实);其二,该能力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判定其是否达成(可评价)。所谓“支撑”:专业毕业要求对学生相关能力的描述,应能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的支撑(即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支撑)。所谓“覆盖”,是指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在应能完全覆盖标准规定的12条基本要求,毕业要求所描述的学生能力在“程度上”应不低于12项标准要求。
其次,将毕业要求细化为可落实、可评价、有逻辑性和专业特点的指标点,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指标点的分解要做到教师能懂:能从指标点中找到本课程应承担的责任,知道如何组织教学,如何通过考核评价判定其达成状况。学生能懂:能从指标点中看出自己应具有的能力,知道如何通过作业、试卷、报告、论文等表达自己的相应能力。
(二)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支撑
针对每项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设置支撑的教学环节。要求:每个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考核要求,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教学环节不宜太多,2—3个教学环节即可。围绕毕业要求实施教学活动。首先每位教师明确并认同自己应该承担的毕业要求,其次就是要重新修订课程大纲,将承担的毕业要求在课程大纲中有足够的体现。包括:课程要求如何体现应承担的毕业要求、每项要求及指标点通过哪些教学活动实施、如何对学生实施考核,以及如何评价这些毕业要求的达成。最后,严格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评估毕业要求的达成。
(三)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的评价一般有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种方法。
1.直接评价。学院充分认识到各主要教学环节具有明确的质量要求的必要性,通过建立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制度,综合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直接評价方法包括课程达成度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两步。其中,课程达成度评价以课程考核材料作为评价依据,对课程达成毕业要求对应的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则根据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结果,综合各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
2.间接评价。间接评价是直接评价方法的补充,主要采用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间的联系,依托用人单位主体当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和毕业生本人对自身培养过程的自我评价与反馈意见,评估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
间接评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其主要内容是获取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要求的主观意见,综合问卷调查得到的评价结果最终形成“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表”,并做出毕业要求达成度是否达成的结论。
(四)确定评价依据、评价机构、评价周期
评价的主要依据为课程考核材料和毕业生调查问卷。理论课程的评价依据主要是考试成绩,实践课程的评价依据为考试成绩、考察报告、实验/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问卷、访谈等。在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前,由教学质量评估小组依据课程与评价指标点之间的支撑关系、课程的教学大纲等,对每门课程的评价材料进行合理性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判定该评价材料的合理性,如果“不合理”,则不采用上述试卷或报告作为达成度评价依据。
评价机构由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各专业质量评估小组共同完成。主要组成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学院教学副院长、各系主任、各系教学副主任、专业负责人、用人单位、主干课程教师、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等。
水利类专业课程达成度的评价周期为1年,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周期一般为2年,毕业生问卷调查批次频次一般为2年1批次。
(五)评价结果反馈
每个评价周期,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各专业质量评估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达成度评价与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专业负责人及任课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学院、各专业以及任课教师对教学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执行。
二、水利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应用
根据各毕业要求支撑课程,选取支撑度高的课程进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其中课程权重系数基于课程学分、课程性质(必修、选修等)等进行确定。例如,表1给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要求3的指标点所对应的主干支撑课程及其支撑权重等信息。
其中,对于教学大纲所涵盖的每一门课程,均可能支撑多个毕业要求指标点,表2给出了《水工建筑物》2017—2018学年课程目标达成度(2016—2017学年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过程略,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结果为0.74)。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其中,课程目标达成度取为课程在这两个学年内的达成度平均值,然后依据在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中所占权重,折算到毕业要求分项指标的达成度中,得到毕业要求分项指标点的达成度,如表4。
从表3可以看出(其他相关课程达成度计算过程略):
对于毕业要求3,通过高支撑度课程的达成度权重折算,毕业要求3各个分项指标点的达成度分别为0.77、0.83、0.83,全部达到毕业要求预设目标达成度0.7的要求。评价结果为“达成”。
三、小结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明确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具体关系,建立完善的毕业要求达成体系,确立合理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并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互为补充,达到客观评价、准确评价的目的。本文基于武汉大学大学水利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论述了水利类专业毕业要求及其达成度评价机制与方法,并举例说明。为本校水利类专业教育提供了持续改进的依据,对其他院校的水利类专业认证工作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