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四个一”教学架构设计
2019-08-21张德学郭华张小军
张德学 郭华 张小军
摘要:针对高校集成电路设计方向课程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提出“四个一”教学架构,即一个CPU、一个SoC系统、一个操作系统(移植)和一个集成电路版图,并对它们的具体含义及实践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教学架构;集成电路设计;版图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167-02
一、前言
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我国对集成电路芯片需求巨大,但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目前我国每年芯片进口额超过2000多亿美金,已远超石油进口额。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对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集成电路已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高度,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教高函〔2015〕6号)》和《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教高〔2016〕1号)》等文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要求创新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相关专业在更新培养方案时,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本文针对集成电路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四个一”教学架构。
二、“四个一”教学架构
目前本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开设有“EDA技术与应用”、“SoPC系统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CAD”、“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开设的课程虽然比较全面,但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联系不够紧密。新修订的课程大纲体现了“四个一”教学思想,即一个CPU、一个SoC系统、一个操作系统(移植)和一个集成电路版图,架构如图1所示。
具体含义是: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中,完成一个CPU设计;在“SoPC系统设计”课程中,基于学生自己设计的CPU,构建SoPC/SoC系统;在“实时操作系统”课程中,完成uC/OS-II在该SoC系统中的移植;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完成该SoC系统的版图设计。
三、“四个一”教学架构具体实践
参考OR1200[1]开源处理器或者MIPS[2]处理器源码,分模块设计完成CPU基本部件,最后整合。
采用wishbone[3]总线标准,例化总线互连模块,分别连接CPU、ram、uart等模块,构建基本SoC系统。
参考OR1200平台上uC/OS-II移植,适配到自行设计的SoC硬件,完成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采用Synopsys DC、PT、FM、Astro,Cadence IC5141、Mentor Modelsim、Calibre等工具,按照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完成SoC系统版图设计。
四、总结
本文针对集成电路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CPU、一个SoC系统、一个操作系统(移植)、一个集成电路版图”的“四个一”教学架构,在四门主要课程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学生修完课程即完成了一项综合实践项目。第一届学生实踐效果良好,教学资源面向全院公开,可供全院相关课程参考。
参考文献:
[1]Open RISC 1200.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enRISC_1200,2018.11.
[2]MIPS.https://baike.baidu.com/item/MIPS/2173143,2018.11.
[3]wishbone.https://baike.baidu.com/item/wishbone/9948431,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