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探析

2019-08-21修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

修婷婷

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根本要求,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并强调“大学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结合时代背景、高校工作实际、大学生思想特点等方面阐述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着重提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036-02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培育“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承担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2.“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辩证法的必然要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辩证法要求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018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社会意识形态认知水平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政治取向上存在一定功利性倾向。部分在校大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自己成长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不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理解得不够透彻。二是受外界舆论和网络影响较大。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在网络环境发达的信息社会,获取新事物的渠道更加广泛,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和巩固时期,对外界的舆论和社会思潮缺乏理性的辨认力,思想和行为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三是价值观倾向利益化,更加注重实际利益。价值观影响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环境压力、家庭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对奉献社会与追求个人价值统一的要求不断降低。[1]

2.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影响。95后大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的时代背景下,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比较开明的成长环境、丰富的情感经历与脆弱的心理抗挫能力并存,个人主义比较明显,关注个人利益,个性比较鲜明,民主和法律意识较强,人际交往方式多样,竞争压力较大,伴随着求知的渴望。面对多元社会、多元标准和多元社会思潮,其尚在逐步成熟的价值观也在经历考验和悄然变化,不同的价值观对其思想道德觀念产生了一定影响[2]。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理想信念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来作为基础,这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性,高校应在这二者的结合下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正确乐观地认识和了解社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3.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要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4.加强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而不是脱离实际、僵硬的说教或就事论事的随机教育。只有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灵活、丰富、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使学生在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得提高,做到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实效,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表率。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引导高校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示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高校老师要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做好大学生的道德示范。

6.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思想道德教育。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精神,不断加强知识学习,树立服务理念,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高校要引导教育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3]。

7.树立正面典型,加强道德模范宣传,传播正能量。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要树立榜样典型,发挥榜样教育功能,加强宣传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榜样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道德榜样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极大的现实教育作用,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效仿效应,能有效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综上所述,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辩证法的重要体现。高校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外部环境因素,从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道德榜样作用等方面,努力探索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展现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作为、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金玲.多元社会思潮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

[2]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www.docin.com/p-710643200.html.

[3]任朋辉.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4).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