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型音乐课堂培养学生艺术修养探赜

2019-08-21黄佳慧

成才之路 2019年21期
关键词:乐趣创造音乐课堂

黄佳慧

摘 要: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为目标的音乐课堂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艺术修养为指向的课堂,教学目标从会音乐转向懂音乐,从知能素养转向艺术修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走出传统音乐教学形态,打造新型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富有乐趣,充盈美感,怡情养性,充满创新。

关键词:音乐课堂;乐趣;美感;情感;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1-0067-01

以艺术修养为指向的课堂,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切实深挚感受”的课堂,教学目标从会音乐转向懂音乐,从知能素养转向艺术修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打造新型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充满乐趣、美感、情感、创造。

一、多样激趣,让音乐课堂充满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时期的音乐课堂应当充满乐趣,这样学生才会爱学、乐学,才愿意投身音乐活动,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音乐教学实践经历,最为有效的两种激趣方式是:创境激趣和游戏激趣。

其一,创境激趣。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的创设旨在通过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使抽象的音乐形象而生动,通过画面再现和音乐渲染,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情绪,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在教学《哦,十分钟》前,教师精心拍摄了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情景,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精彩的画面伴着动听的背景音乐,愉悦了学生身心,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如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音乐意境。

其二,游戏激趣。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乐感和美感。例如,在“音乐是好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音符的兴趣,提高学生感受和听辨音符的能力,组织学生玩“小音符找朋友”游戏:让7个学生戴上音符帽,跟着教师弹奏的琴声,在教室内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游戏活动如同磁铁般吸引着学生。他们欢快地表演、尽情地嬉戏,充分激发了音乐学习兴趣。

二、多层审美,让音乐课堂充盈美感

表現主义画家埃贡·席勒说过: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了和谐。音乐是美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审美是音乐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师应通过各种音乐审美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成审美情趣的养成,实现心灵的净化与美化。审美是音乐的核心,音乐课堂自然应充盈美感,以审美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主动进行音乐审美感知与审美体验,在多层审美活动中享受和表现音乐的美。

其一,欣赏感知。音乐欣赏以听觉为感知基础,学生可以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例如,在《嘀哩嘀哩》一课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春游经历,唤醒学生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学生边想象着春暖花开、彩蝶飞舞的美丽场景,边聆听着悠扬的乐曲。想象能有效推动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对音乐所表现的轻快活泼的节奏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感知得更加深刻。

其二,实践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音乐实践是审美教育的第二层次,充分彰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审美能力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会得以提高。例如,《巴鲁瓦》是一首非洲民歌,在教学该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非洲民歌特点有深刻认知,教师安排了一段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小鼓为歌曲伴奏。学生边聆听边敲击,在亲自体验中对非洲民歌的强烈节奏感等特点有了深刻感悟。

三、多维互动,让音乐课堂充积情感

情感如同一股清流,需要在交流中得以传递与感染,学生只有在积极的互动参与中才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

其一,师生互动。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师生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而非单向授受关系。新时期的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而且是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应组成学习共同体。例如,在学唱了《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学习使用新疆手鼓,学跳新疆舞蹈。在表演过程中,教师也加入学生群体。教师的加入,让学生的表现更加积极踊跃,也使表演氛围更加欢畅活跃,师生尽情演绎,释放激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情感融为一体。

其二,生生交往。生本教育理念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情感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音乐课堂要发挥音乐的情感价值,实现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共鸣。例如,教学《编花篮》一课时,教师在组织学唱歌曲后,设计了一个表演活动——编花篮,让学生每8个人一组,自己设计编花篮的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花篮最有特色,同时跟着音乐伴奏边跳边唱。合作竞争让学生凝心聚力,使得情感更加融洽,增进了友情。

总之,“课堂改变,学生才会改变”。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教师应努力打造“乐趣、美感、情感、创造”的音乐课堂,让“趣、美、情、创”成为音乐课堂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管伟娜.捕捉音乐课堂生成,丰实音乐教学资源——探微小学音乐课堂生成的契机[J].小学教学研究,2018(27).

猜你喜欢

乐趣创造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