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细化与指向摭探

2019-08-21朱海英

成才之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细化指向教学目标

朱海英

摘 要:语文教学中,一堂课、一篇课文、一个主题等,都需要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进行,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参”为准,忽视课堂目标的细化与指向,使得教学固化不变,课堂创新缺失。文章对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细化与指向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细化;指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1-0059-01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一些教师崇尚“多多益善”的目标教学,导致目标泛化,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对如何细化目标,提高教学目标的指向性进行论述。

一、面向学生,目标设定要有针对性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参中,每一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为现代诗歌,教学目标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神奇的克隆》一文为说明文,教学目标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礼貌》一文是说理性文章,教学目标还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重要技能。但教参中对于“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情”的界定却不清晰,让教师无法给予细化和明确的指向。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可以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对阅读的语气、语调、情感把握很好,但也有一些学生的“感情”却很别扭。同样是“有感情地朗读”,效果却迥然不同。教师在遵循教参要求细化教学目标时,如果一味强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则会不加思考地朗读,使得朗读变成一种“惯性思维”。因此,面对同样的教学目标,其目标的指向并不相同,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挖掘文本价值,细化目标,而不是只遵循“教參”的标准。例如,在《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欢愉的心情”朗读;在《神奇的克隆》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用“默读”“勾画”的方式理解克隆;在《谈礼貌》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关注事例中的人物对话。

二、明确目标,目标设定要有清晰度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明确,要有清晰度。以苏教版第十册“古诗两首”为例,教参中确立了“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的教学目标。很显然,该目标很正确,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却显得很模糊。一堂优秀的课,教学目标不仅要明确,而且要清晰,教师要明确地知道该怎样达到这个教学目标。例如,对于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品悟,教师应结合该诗题目“游园不值”,让学生从中体会“以少胜多”的语言美感。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默读,并分析诗句的内容,梳理作者的情感。从“怜”字推敲出作者的情感,从“出”字辨析“关”与“遮”的对应,反衬红杏生长的强烈愿望,而“一”又与“满园春色”相对。由此,学生便可从描写满园的春色,联系“一枝红杏”,并深刻理解“以少胜多”的妙用。

三、便于操作,设置的教学目标要能达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如果不讲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学生就不会做,原因是什么?是教学上的问题?还是课标与教学目标有偏差?为什么习题训练与阅读教学内容不能互应?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讲练习册,反而扰乱了课堂进程。以苏教版第十册《埃及的金字塔》为例,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是“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知识。而在练习册中,对相关知识的考查则以具体的“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内容为主。目标指向不明确,导致教学与练习脱节,降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操作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达成。

四、保持关联,教学目标设置要系统

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细化,要注重整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再到具体的教学任务,都要相互联系,合理衔接。教师在结合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对所有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同时,在目标落实中,要能够从目标延伸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将目标合理地分散到教学体系中,保持目标层层衔接,并具有系统性。面对“教参”中的目标,教师要给予适当处理和优化,细化成多个具体且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以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目标设定考虑学情,联系文本,精心布置,才能让教学更有指向性、高效性。

总之,为了细化语文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目标的指向性,教师应面向学生,目标设定要有针对性;明确目标,目标设定要有清晰度;便于操作,设置的教学目标要能达成;保持关联,教学目标设置要系统。

参考文献:

[1]任丽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7).

[2]李荣芬.小学语文“目标—教学—评价”一体设计[J].江西教育,2018(14).

[3]任丽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7).

猜你喜欢

细化指向教学目标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基于数据分析的大气腐蚀等级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