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概念教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2019-08-21季新雷

成才之路 2019年20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概念教学高效课堂

季新雷

摘 要:概念教學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教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更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概念的认知过程、形成过程及巩固过程,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高效课堂;认知过程;形成过程;巩固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0-0022-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为此,教师要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创新引导,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不断提升数学能力。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教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更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概念的认知过程、形成过程及巩固过程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认知——加强理解,夯实基础

数学中的概念、定义、法则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有时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生动的讲解,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夯实学生的基础。

一般来说,认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如果一味讲解,让学生强行记忆,会导致学生兴趣低下,甚至出现抵触心理。为避免这一问题,教师要结合概念内容,尝试为学生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途径,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教学。例如,教学“比0小的数”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例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温度怎么样?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气温上,然后继续导入:今天的最高气温比0℃高8℃,是几度?学生们异口同声道:“8℃。”教师继续问:今天气温如果比0℃低8℃,是几度?学生们回答:“零下8℃。”“那么零下8℃应该怎样写呢?”随即,教师引入概念,说明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生活情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高灵活度,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让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途径学习新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并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认知。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的认识途径时,要结合实际,立足学生本体,根据学情展开,以加深学生对要点的理解,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更加顺畅。

二、形成——鼓励探究,深化要点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习惯让学生直接记忆,这会让学生觉得十分枯燥,以致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重视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学生只有对概念形成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记忆概念,才能真正将概念纳入原有知识体系,将“死知识”转化为“活能力”。

例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借助操作探究强化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概念的认知,以促进学生对要点的理解。具体实施时,教师首先给出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让学生画出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与同桌进行比较,看两个三角形大小是否一样。接着,在原有条件基础上增加一个条件,让学生再次画三角形,之后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再给出两个条件时,能画出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这让学生感觉十分有趣。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三个条件,并提问:画出的三角形大小一致吗?由此,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就能逐步探索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样一来,就能让概念教学从机械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久而久之,就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知识,强化能力。这样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分析、比较,帮助学生积累探究经验,并在之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

三、巩固——引导运用,发散思维

概念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对知识加以运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思考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其在学习中培养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虽然概念背得很熟,但一到解决相应问题时就不知所措。分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深入思考,以致概念学习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内里。为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巩固运用环节,引导学生将知识连贯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练习。对于难度较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主完成。对于完成起来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引导,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接着,可以适当提高题目的难度,借助变式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就能借助不同难度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解题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及突破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概念教学的优化能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教学,切实获得提升,还能让学生从单一、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切入学习,进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后续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华.基于案例分析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数学,2018(24).

[2]王华强.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概念教学高效课堂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