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变迁
2019-08-21杨阳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数据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传媒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中国传媒从建国以来的经济体制用案例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出现的问题,认为应当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之下对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发挥传媒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媒 经济体制 变迁 改革
1978年之前,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之下,中国传媒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传媒行业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改变。当互联网深度嵌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时,就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海洋”,而是进入了数据经济时代,对信息传播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展,传媒行业就不应该拘泥于原有的经济体制,在“大媒介时代”下应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发挥自己独有的优势。
一、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变迁过程概述
(一)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56年,中国传媒行业虽然也有过市场化的探索,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直至1978年传媒仍然是全额财政拨款。例如:194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新闻总署党组关于全国报纸经理会议的报告》明确指出全国公私营报纸由政务院财政委、文教委合组文化用纸委员会,统筹新闻出版用纸的生产、进口与配售,以优待价格统一配售给新闻出版机关。条件好的公营报纸鼓励自给,但是也有诸多限制。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特别是在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后,新媒体应运而生,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1.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前身是北京电视台,作为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如何经营发展全部依靠上级指示。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此后开始播放商业广告,引进外国影片,增设付费和外语频道,同时有央视官网和公众号,逐渐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为自己在新形势下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2.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拥有更好的发展条件。以网易公司为例,网易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推出了门户网站、在线游戏、电子邮箱、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音乐等多种服务,为自己寻求到了多方面的经济来源。数据显示网易2017年净收入为541.02亿元,同比增长41.7%,净利润107.08亿元。近几年,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创造者通过短视频自媒体来宣传一些产品,比如有些美妆博主是个人或团队合作,或者通过视频平台与创造者之间的纽带MCN即多通道网络,包括孵化博主,内容开发,平台资源对接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推广、淘宝店和现行活动。
(三)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新要求。2018年11月,“中国报业发展四十年深圳峰会”在深圳举办。全国有120家新闻单位被授予“改革开放四十年.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此次峰会举办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报业系统融合发展,促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大众传媒作为文化有力的传播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人们的生活,因此,在传媒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社会效益。
二、中國传媒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一)减轻财政负担。改革开放前,中国传媒的生存基本上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党的喉舌,具有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必然会受到中央和地方的重视。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传媒行业不可能有更多的渠道去为自己提供经济支持,此种情况之下就势必要依赖于财政拨款,中央和地方都必须设有传媒机构,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因为拥有财政拨款,不用考虑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的亏损,一部分财政拨款还得为这种情况买单。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后,传媒就需要自负盈亏,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财政负担。
(二)适应市场经济。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要求,中国企业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市场调节间接导致了传媒的各类成本上升,例如:报社所用的纸张、油墨、设备等多种工具和发行服务的费用都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财政拨款的金额是有限的,在新的情况之下不能够满足传媒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就应当做出调整。
(三)争取自主权。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严格地计划。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对各类产品都有着很大的需求,信息文化类亦是如此,传媒行业发现了赢利的可能性,因此想要摆脱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为自己寻求更好的发展。此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提高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减少财政方面的控制,传媒行业在自主权和财政能力的权衡之下,选择实行企业管理。
(四)抓住数据经济和消费升级的机遇。大数据深入社会生活使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当互联网深度嵌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数据经济时代。在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方面的诉求会随之上升。相对于实物消费领域,服务消费才是代表未来的消费新方向,因此,也将成为消费的主战场,消费升级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传媒提供的信息支撑。传媒行业只有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才能改变僵化的格局,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也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问题
(一)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性。首先,传媒具有社会属性,应当避免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导致了传媒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对落后。其次,传媒虽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使传媒经济学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相关的研究人员也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无法较好地指导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再次,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新闻传播行业的法律法规,导致传媒行业的一些重大决策也要受到政府的影响。新兴媒体在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较迅猛,但是关于新兴媒体的改革措施和制度相对落后,同时,还有一些侵犯版权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纠纷。种种现状导致传媒行业发展动力不足。
(二)过分追逐利益导致社会属性弱化。传媒行业在市场化改革之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寻求更多的经济来源。消费升级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都需要传媒提供的信息来支撑,在这种优势之下,传媒就会追逐利益,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只顾及经济效益,导致了传播不良信息、弱化公益事业属性、媒体寻租和侵犯版权等问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传统媒体陷入困境。罗宾.曼塞尔指出:新兴媒体促进了媒体传播领域的扩展,推动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新兴媒体有利于人们拓宽视野,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見,因为手机的普遍推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地掌握各种信息,同时,自媒体的运营成本也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近些年来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纸媒的发展陷入了低迷。传统媒体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走出困境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国传媒经济体制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带动了中国传媒经济体制的改革,1978年指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主要是依靠广告收入;90年代末至今,传媒经营多元产业兴起。同时,因为传媒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传媒拥有党的喉舌、舆论监督和教育宣传的功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在改革中又特别重视媒介“市场化”,导致中国传媒的公益性缺失。这应当是传统媒体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可以在适度的财政支持下借鉴新兴媒体的经营方式,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构建多平台的立体传播方式,在传播预警和意识形态方面弥补中国传媒在公益性中的缺失。同时,在给予了传媒自主权时,还要防止互联网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业垄断、冲击政府掌控力等负面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职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拥有更好的发展,中国传媒经济体制改革仍需要去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谁为媒体提供经济支持?--1949年以来中国媒体经济体制变迁与趋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0):113-128.
[2] 王德培.中国经济2019[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12):29-30.
[3] 中共中央文件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人民出版社,2013.
[4] 张婉陶.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启示[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50-52.
[5] 吴俐萍.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发展现状与趋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06):102-106.
[6] 王薇.中国传媒产业40年发展历程及动因[J].未来传播,2019(01):71-77.
[7] 卜彦芳、董紫薇.历史进路、理论记忆与框架建构: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四十年[J].现代传播,2019(05):127-133.
作者简介:杨阳(1995年-),女,汉族,陕西榆林人,在读硕士,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