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2019-08-21肖春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胆囊结石术后疼痛循证护理

肖春蓉

【摘要】目的:于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术后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起-2018年12月畢,将我院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59例),为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诱因、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疼痛诱因无显著差异(P>0.05);疼痛持续时间:对照组为(7.28±1.52)d,观察组为(4.75±1.57)d,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施1到2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实施3到5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在减轻疼痛程度的同时缩短了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

胆囊结石属于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中年女性为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多数患者不存在典型临床症状,少数部分患者存在胆绞痛症状。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为有效的措施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手术会导致患者产生持续性疼痛,且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产生影响,所以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恢复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选取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予以了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起-2018年12月毕,将我院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病例数与女性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20:17,患者年龄处于34岁~65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7.5±8.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病例数与女性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34:25,患者年龄处于33岁-6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6.5±9.5)岁。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在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于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遵照医嘱实施护理,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等。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循证护理,其护理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循证问题。组建与胆囊结石相关的循证小组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疼痛部位相结合,寻找引起疼痛的诱发因素;

(2)循证证据。针对诱发患者疼痛和其他相关问题,针对性的检索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的护理文献资料,并与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相结合,在整理患者自述后及时对护理方法进行调整,最终实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

(3)循证决策。在护理方案确定后为实现预期的护理效果,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并促进患者术后病情得以恢复。具体而言,循证决策的实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前护理。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比如心理需求、状态以及术前状况,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展开,保持语气的亲切和蔼,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继而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②术中护理。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予以密切的观察,若存在异常发生的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手术治疗,有效缩短手术持续时间;③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在手术清醒后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会导致患者术后产生疼痛与不适,继而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促使患者能够以自述、临床验证等方式缓解疼痛情况,并促使患者认识到护理对缓解疼痛所具有的有效性,最终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展开护理措施;④饮食护理。保证营养摄入足够充足,饮食方案应以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继而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促使患者以最佳的身体状态接受治疗。

1.3观察和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诱因(胆切口疼痛、拉伸疼痛、胆漏疼痛)、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术后1到2天、术后3到5天)。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评分等级可分为0到10级,评分越高则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总结分析本论文中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0.O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诱因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疼痛诱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

2.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

两组疼痛时间比较差异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

护理实施l到2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术后1到2天的疼痛程度评分为(7.59±1.39)分,观察组术后1到2天的疼痛程度评分为(7.68±1.47)分(t=0.298,P>0.05);护理实施3到5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术后3到5天的疼痛程度评分为(5.68±1.52)分,观察组术后3到5天的疼痛程度评分为(4.14±1.27)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5.356,P<0.05)。

3讨论

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为有效的措施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优势主要体现为创伤小、手术风险低、可彻底清除病灶等,最终可实现根治胆囊结石的目的,且术后恢复较快。然而,由于腹腔镜的手术视野较为狭窄,在实施手术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对脏器产生牵拉以及损伤,所以在手术完成后会给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同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功能紊乱等。为此,在手术完成后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

过去所采用常规护理,多只是为患者提供术后引流、吸氧以及呼吸道管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往往难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继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就循证护理而言,该护理措施主要从循证问题、循证证据、循证决策等方面入手,其中循证决策又包括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记录观察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并及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计划予以了调整,最终有效减少了护理资源浪费且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亦可看出,疼痛持续时间对照组为(7.28±1.52)d,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为(4.75±1.57)d(P<0.05);护理实施1到2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实施3到5天后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爱京通过研究得到了和本文类似的结果,痛持续时间对照组为(7.16±1.36)d,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为(4.71±1.52)d。

综上所述,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在减轻疼痛程度的同时缩短了疼痛持续时间。

猜你喜欢

胆囊结石术后疼痛循证护理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