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医辨证施治抑制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2019-08-21盛万强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医辨证

盛万强

【摘要】目的:探析对肠息肉术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68例肠息肉患者,均行以息肉切除术,但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而研究组34例在此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息肉术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诸多临床症状,并降低术后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息肉术后;中医辨证;中医症候积分

肠息肉特指患者肠黏膜表面发生异常病变,其异常生长组织根据性质可分成腺瘤性、炎症性,炎性息肉经抗炎治疗可自愈,而腺瘤性息肉需予以切除术治疗,以防止息肉组织恶性倾向,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据相关研究,该类患者经息肉切除术后,其复发率较高,与其不健康生活习惯、胆囊疾病、瘤变程度等有关,而中医学认为痰浊、瘀血、气滞等是造成该类患者复发的主因。为此,本文探索对肠息肉术后患者予中医辨证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研究组,各34例。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经直肠镜检查,其息肉检定为腺瘤性,均符合肠息肉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分别符合《中医外科学》中“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症、脾虚湿瘀症”,主要表现:湿热瘀阻症,常伴有便血,或有定处腹痛,其舌色暗或淡红,舌苔黄腻;气滞血瘀证,常伴有腹胀痛,多因情志不畅而起,舌色呈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脾虚湿瘀症,精神不振易疲倦,舌色淡或暗红,舌苔白腻。③均符合息肉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或精神类疾病者;②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⑧遗传性、曾患结直肠恶性肿瘤病史者。

研究组患者中有16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为25~82(48.62±10.65)岁,中医辨证类型:有12例为脾虚湿瘀症,有11例为湿热瘀阻症,11例为气滞血瘀证;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为23~80(49.02±10.12)岁,中医辨证类型:有11例为脾虚湿瘀症,有10例为湿热瘀阻症,12例为气滞血瘀证。比较两组基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术后予两组患者常规西药对癥治疗,如抗感染、炎性及补液等干预,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中医辨证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气滞血瘀证患眷用柴胡疏肝散治疗,主要药物成分为柴胡15g,陈皮12g,香附、芍药各9g,炙甘草、川穹各6g:湿热瘀阻症患者:用槐角丸治疗,主要药物成分为薏苡仁15g,白花蛇舌草、牡丹皮各12g,苍术、黄芪、地榆、牛膝及槐花各lOg,田七粉3g:而脾虚湿瘀症患者: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主要药物成分为淮山、扁豆及白术各15g,陈皮、茯苓及党参各lOg,薏苡仁9g,炙甘草6g,田七粉3g。根据不同辨证类型患者予不同药物治疗,每日1剂,清水煎熬,持续治疗3个月,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情况,主要参照《中医诊疗方案》中关于肠息肉的中医症候量表内容进行评估,主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便秘或大便稀溏、便血、小便发黄、肛门灼热、口干及疲倦等,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程度如无、轻、中及重,以0~3分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该症状越严重,反之越轻。同时,术后5个月随访调查患者的息肉复发情况,以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计算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使用t检验,使用X2检验术后复发率,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情况

如表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5个月的复发情况

经观察,研究组术后仅有2例复发,发生率为5.88%(2/34),而对照组有8例复发,发生率为23.53%(8/34),经卡方值检验得:X2=4.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据相关文献报道,肠息肉患者经切除术治疗后其复发率极高,尤其是南部地区,与患者体内外环境有密切联系。大部分中医学者将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归属于“息肉痔、肠蕈、便血、便秘、腹痛”等疾病类别,且相关学者提出导致肠息肉病变、复发的主要因素为“痰浊”,患者术后虽将病变组织切除但体内痰环境未能改善,当痰邪蓄积一定程度仍可能复发。另有研究表明,导致该类患者复发的因素诸多,与阳气渐衰、脾虚寒湿等亦有关系。为此,在中医治疗上需根据该类患者不同辨证分型进行对症性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改善患者体内各项环境,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本文研究组将患者分成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症、脾虚湿瘀症,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槐角丸、参苓白术散治疗,不仅可有效地抑制息肉复发,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类型下药,可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利于患者预后治疗。据相关研究报道,黄芪、牡丹皮、白术、田七粉及茯苓等有活血化瘀、消痰散结功效,其牡丹皮、田七粉有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作用,白术可抑制息肉增生并提高机体免疫力,均可改善患者“痰浊”的环境,有效地控制了患者息肉组织生长,从而抑制、预防息肉复发、病变,提高息肉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5个月随访,研究组仅有2例复发,而对照组有8例复发,比较两组复发率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气滞血瘀证者,予柴胡、陈皮等可舒畅患者气运,以缓解腹胀症状;而对湿热瘀阻症者,予槐花、薏苡仁等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缓解便秘、便血及腹痛症状;对脾虚湿瘀症者,予淮山、党参等可调节脾虚寒湿,以缓解疲倦症状。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其临床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肠息肉术后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腹痛、腹胀或便血等症状,并降低术后息肉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后期伴量少临床效果研究
基于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规律及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外科术后发热56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所致痴呆疗效观察及评估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