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性:让生命的成长更自由

2019-08-21吴天江

师道(人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状态游戏生活

吴天江

在美国有一所以自主学习、“生活即学习”闻名的学校——瑟谷学校,其管理理念、校园生活、运行状态和学生成长方式,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传奇。在 《瑟谷学校传奇I童年的王国》一书中,31位从瑟谷学校走出的学生,对自己在瑟谷学校的成长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陈述,较真实地还原了瑟谷学校的生活状态和学生的成长过程。在学生温暖的回忆、亲切的表达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瑟谷学校的大致原型, “一窥 ‘瑟谷教育’的全貌”。

这是一所另类的学校,也是一所神奇的学校, “在这里没有班级、没有课程、没有考试,甚至连老师也没有。”在这里,学生是真正自由的,学生在学校里可以听任自己,决定自己每天是用来发呆、游戏、阅读,还是学习;在这里,管理是完全自主的,学生随时可以成为 “学校大会”的成员,选择学校活动、决定工作人员的去留;在这里,学校是有 “归属感”的,“我每天一进校门,就觉得像到了家里一样。”

编撰者丹尼尔在序言中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控制学生, “强迫他们排好次序,在一个位置上坐很久”,以机械化大生产的方式教给学生以 “三 R”(阅读、书写和算术)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因为要“规模化生产”,所以首先必须 “挫败他们的自由精神”。而所教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如果学生需要,他“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脑搜索到关于这个世界的几乎所有知识”。因此,瑟谷学校颠覆了传统学校和教育的概念, “没有班级,没有课程,没有考试,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让教育回归到 “在先天驱动力的指引下长大成人”的原点。

这种颠覆带来的学校变革是全方位的。 “教师、课程、班级”这些学校教育中的基本概念淡化,学生成长的物理空间无限开放,学生所接受的学习内容空间更为立体。学校成为了学生成长的资源提供者,“工作人员”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在那些讲述者的眼里,瑟谷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天堂。也许,作为瑟谷的毕业学生,叙述可能带有感情因素。但全书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即学习” “重视兴趣” “强调尝试、探索、发现”等学习成长理念,特别是为学生提供的 “游戏”“交往”和 “价值影响”等成长方式,对于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办学和管理具有启发和思考意义。

一、生活状态下的游戏

在31位回忆者的讲述中,谈及瑟谷的生活,最多的话题无一例外的是户外游戏。这些游戏名目繁多,如爬树、钻灌木丛、捕鱼、捉鸟、拼装、缝纫、木工……并且花样翻新,随时间、年龄层出不穷。可以看到,孩子们的生活大部分是由游戏组成的,学生专心于长时间的游戏之中,兴致盎然地忙着尝试、探索、突破、钻研、动手,他们在玩的时候, “一边模仿他人,一边也在试着建构自己的世界,包括精神世界。”比如,远足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手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爬树打开了学生观察生物世界的窗口等。 “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沼泽地里的生物比池塘里的生物还多一些。这比上一堂生态课还管用呢。”多年以后,讲述者都认为当年的游戏生活没有耽误学习,因为在他们看来, “小孩子无论干什么,都是在学习,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

相比之下,我们的学校在开展教育时也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但大多是在教育者的 “组织”下进行的。而瑟谷学校的游戏完全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发下进行的。这种状态下的游戏,每个孩子都是游戏的主角、参与的主体,因而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激发主动创造性。因为游戏不是在外人的组织下进行的,因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我们把所有的角落都探索个遍,连禁止入内的阁楼都去过。”二是培养探索专注性。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反复游戏,长时间地参与其中,充分体验乐趣,每个游戏实际上都成了孩子研究的专题。三是增强耐受挫折性。因为没有外人的组织和指导,孩子游戏目标的设定、游戏困难的克服、游戏任务的完成主要靠自身克服困难,在此过程中,他们反复体验挫折,磨练意志,完成游戏。四是丰富生活感受性。孩子的生活就是户外游戏,户外游戏让孩子全方位亲近自然,多角度体验生活,在游戏中热爱生活,在生活中习得知识、懂得规范。

瑟谷学校的游戏观,对于我们学校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具有启示价值。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可以尝试开辟在校时间 “散养”学生,让学生在没有 “组织”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探索;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由、多样、全面的户外游戏体验活动环境,在户外活动中充分享受游戏、亲近自然、参与生活。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构建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在放逐状态下,打开生活之爱,打开心灵之窗,打开创造之门,学生的素养提升才会自然、主动和可持续。

二、自然状态下的交往

与生活状态下的游戏相联系的,就是瑟谷学校的孩子们自然状态下的交往。孩子们在游戏生活中与同伴广泛交往,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沟通能力,学会面对不同观念时如何趋同和思辨。 “我深刻地了解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但在最根本的方面,我们的共同点更多。”

同时,这种交往和我们教学活动中所提倡的交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瑟谷放牧的状态下,没有家长严密的监控和教师悉心的教导,孩子的交往源自个体之间的尝试、接触与相处。孩子之间交往的规则、交往的心理,以及语言交流、情感交往和行为互动所需的自律和自控,都可在此过程中习得和运用。在没有老师干涉、道德说教的自然状态的个体交往中,孩子的品德养成更真实、素养获得更稳定、能力提升更持久。

反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有不少仍存在 “小学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学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倒置和低效的现状,教育和行为之间存在着脱节。真正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真实出发,让学生的交往与生活相连,向课外、校外延伸,让教育自然发生,让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一致性。

另外,瑟谷学校自然状态下的交往还表现在学生的 “混龄”。由于瑟谷学校没有给学生行政编班,全校不同年龄的学生混养在一起,孩子之间的交往更广泛,更能直观了解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思想发展和兴趣侧重。 “混龄”交往,给孩子营造原始、自然而开放的人际交往空间。在心智发展不同、年龄特征各异的人际网络里,孩子的成长有榜样,学习有目标,发展更多样,也就更能在众多不同年龄之间的同伴身上,发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在这一点上,目前部分学校探索开展的 “走班”上课模式与之有相近之处。学校教育应注重加强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生进行融合、交流与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差异中发现多样生长的可能。

三、社会状态下的价值影响

游戏生活状态和自然交往状态让瑟谷学校成为孩子们自己主宰的世界,成为 “童年的王国”。在这里,学校已是一个社会雏形,一个具有各类分工协作的 “立体小社会”。在瑟谷小社会里,学生从小就确立了社会角色意识,通晓社会规则,熟悉社会分工,懂得职责担当,了解社会各领域的精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

当我们问出 “你长大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的学生答案往往是来自老师、家长或书本。并且这些回答往往带有鲜明的阶层意识,追求 “高大上”,在 “高大上”的理想背后,很多是追求等级社会“塔尖”的一种心理,而对自己所希望从事的职业知之甚少,比如,当作家、科学家、工程师、歌星等。事实上,这些答案并不是孩子向往从事某一项工作的职业兴趣,而是在人为的观念灌输之后追求各种 “家”的光环,从而出人头地。而在瑟谷长大的学生懂得各个职业的不同乐趣之处,更多地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追求生命与自然、与社会的合拍,让个性绽放出精彩。“因为我们已经在生活。我们不用去想象生活将是怎样的。”在瑟谷的学生看来,一个发明家,一个钢琴家和一个修车工是没有区别的。

瑟谷学校的孩子形成的社会价值意识,为他们的内心根植社会公平、民主观念提供了优良的土壤。也正如此,瑟谷学校的 “学校大会” “审判大会”才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在 “学校大会”中,孩子根据分工协作,履行职责,承担义务;通过 “审判大会”,孩子在审判与辩护中发展批判思维,学会语言表达,形成价值判断。这种自主管理、社会角色认知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了“瑟谷社会”成员民主意识的形成。

就此来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要营造社会教育环境,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形成社会角色认知。学生在懂得社会多样化、开放性的基础上,才能理解、遵循社会规则,学会负责,从而形成真实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的品德生长和素养提升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中才是连续和有效的,也才是坚定和长远的。

瑟谷学校通过游戏、交往等方式,让学生在充分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参与社会的放牧状态下,懂得探索、发现,学会学习、创造,形成价值观念。这些包容而开放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复制 “瑟谷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或许不现实,但它值得今天的教育者深思,也值得我们的学校借鉴和尝试。

猜你喜欢

状态游戏生活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生活感悟
爆笑游戏
无厘头生活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