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小型兽类种群密度及病原携带状况

2019-08-21张文增马铁铮荆红波皮海伦朱思捷张松建

首都公共卫生 2019年2期
关键词:山地区兽类顺义区

张文增 马铁铮 荆红波 皮海伦 朱思捷 张松建

研究表明,鼠类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莱姆病、恙虫病、斑点热等的传染源或储存宿主,在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中起重要作用[1]。因此,对小型兽类种群及病原携带状况调查将有助于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北京五彩浅山地区位于顺义区东北部,地形地貌以山区为主,地势复杂,生境类型多样。对于五彩浅山地区小型兽类种群密度及相关病原体携带状况的本底资料较少,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为掌握五彩浅山地区小型兽类种群密度及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本底水平及地区分布,于2017-2018年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专题调查,旨在为顺义区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防控策略的制定及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监测点选择 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包括顺义区龙湾屯镇、木林镇、张镇、大孙各庄镇及北石槽镇5个镇,该地区保存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天然储存库。2017-2018年,在五彩浅山地区5个镇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境如山地、果园、农田、居民区等设立小型兽类监测点,每个乡镇设立5个监测点,各监测点间距500~1 000 m。

1.2监测方法 采用中号鼠笼(浙江省杭州科凌虫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以火腿肠作诱饵,采用5 m夹(笼)线法布放鼠笼,在不同监测点开展小型兽类种属和密度监测,晚放晨收。详细记录监测鼠种及捕鼠地点。每个监测点不同生境每季度监测一次。捕捉的小型兽类采用乙醚深度麻醉后进行种类鉴定,同时采集小型兽类的肺、肝、脾等组织,置于液氮保存备用。

1.3病原学检测 以无菌眼科剪及眼科镊剪取小型兽类组织标本(脾、肝和肺)25 mg,放入EP管中,每个微量离心管包含1个不锈钢珠,向每个管中加入300 μLPBS(DNA 加入ATL),将试管放入TissueLyserⅡ组织研磨仪(Qiagen公司,德国),以25 Hz研磨2 min,将样本研碎。取200 μL采用核酸提取试剂,按照Qiagen cador®Pathogen 96 QIAcube®HT Kit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提取样本核酸。恙虫病东方体(Ot)、伯氏疏螺旋体(Bb)、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GFR)、巴贝西虫(Babesia)均使用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标本为脾和肝;汉坦病毒(HV)使用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标本为肺。具体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仪器用罗氏荧光定量PCR仪LightCycler480(Roche Diagnostics公司,美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Excel 2010和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变量间小型兽类捕获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捕获率多重比较采用χ2分割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小型兽类种群构成 共布放鼠笼4 050笼次,捕获各类小型兽类191只,总体捕获率4.72%。捕获的小型兽类经鉴定隶属2目3科6属7种,分别为啮齿目鼠科的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大仓鼠,松鼠科的岩松鼠和食虫目猥科的远东刺猬。在捕获小型兽类的群落构成中,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分别占45.03%(86/191)和37.17%(71/191),为该地区优势种。大仓鼠、大林姬鼠和小家鼠分别占7.33%、5.24%和2.62%。此外,捕获远东刺猬4只和岩松鼠1只。不同地区间,除北石槽镇以外,其余4个镇小型兽类种群构成情况与整个地区基本一致。不同镇小型兽类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P<0.01),北石槽镇捕获率低于其他四个镇(χ2分别为6.08,10.74,13.11,16.46,P均<0.05,表1)。

表1 北京五彩浅山地区不同地点小型兽类种类构成

2.2不同生境小型兽类种群分布及其密度 五彩浅山地区不同生境小型兽类种群分布及其密度存在一定差异。黑线姬鼠、大仓鼠、大林姬鼠等野栖型鼠类在山地、果园2类生境中有分布,岩松鼠仅在山地有发现。家栖型的褐家鼠主要分布在居民区、农田和山地3种生境,小家鼠仅在果园有发现。远东刺猬在果园和农田两种生境有发现。不同生境小型兽类优势种各异,山地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78.10%;果园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33.33%;居民区和农田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100%和75%。不同生境间小型兽类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1)。以居民区小型兽类密度最高,为6.38%,其次为山地和果园,分别为 4.72% 和3.75%,农田最低,为1.33%(表2)。

2.3不同季节小型兽类种群分布及其密度 2017年和2018年,五彩浅山地区小型兽类捕获率分别为4.49%和4.9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不同季度间小型兽类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01),小型兽类捕获率季节消长明显,呈单峰型,高峰出现在秋季,为7.87%,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2.59、36.45、14.08,P均<0.001,图1)。

表2 北京五彩浅山地区不同生境小型兽类种类构成

图1 北京五彩浅山地区不同季节小型兽类种类构成

2.4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 191只小型兽类共采集有效样本182份,样本有效率95.3%(182/191)。对182份有效样本开展相关病原体检测,结果恙虫病东方体、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贝西虫和汉坦病毒均为阴性。

3 讨论

3.1调查结果显示,五彩浅山地区不同生境小型兽类种群分布及其密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山区小型兽类种群构成与周边同类地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2-3],而平原地区小型兽类种群构成与顺义区历年监测情况存在一定差异[4-5]。山区小型兽类种群以黑线姬鼠、大仓鼠、大林姬鼠等野栖型鼠类为优势种,而平原地区以褐家鼠和小家鼠等家栖型为优势种。此次调查发现,五彩浅山地区小型兽类总体捕获率低于深圳地区新型旅游区小型兽类密度[6],但略高于近些年顺义区平原地区鼠类监测捕获率,说明该地区小型兽类种群结构复杂,密度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将小型兽类种群防制与其季节消长结合起来,同时考虑不同鼠类的种群繁殖特性,在鼠类密度高峰来临前开展相关灭鼠工作,科学灭鼠,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3.2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方案要求,顺义区每年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鼠间疫情监测工作,采集不少于30份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2013年以来送检样本汉坦病毒抗原均为阴性[4]。吕燕宁等[5]对2013年顺义区送检的39份褐家鼠标本开展恙虫病东方体及巴贝西虫检测,结果2份标本巴贝西虫阳性,阳性率5.13%。此次调查中,182份标本5种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因此,目前该地区人群及游客感染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风险不大。然而既往调查结果显示,顺义区为HFRS自然疫源地[4],五彩浅山地区毗邻的平谷区是北京市恙虫病主要流行区[7],与其临近的自然条件相近的密云、怀柔、延庆区也有较高的感染率[8-9]。北京远郊山林地区存在着莱姆病自然疫源地,顺义区周边密云、怀柔、昌平等地区有莱姆病的流行[10-11]。监测结果显示,五彩浅山地区小型兽类种群结构复杂,密度较高,因此,该地区发生上述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风险持续存在,应加强该地区高危人群健康监测与健康宣教工作,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公布相关疾病预警信息,保障该地区旅游安全和人群健康。

猜你喜欢

山地区兽类顺义区
为职工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 顺义区总工会多举措推进诉源治理工作
顺义区总工会积极慰问抗疫一线职工
顺义区总工会开办“慧企学堂”职工学历提升班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安徽省东至县柴山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分析*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走进“北京最美乡村”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
云南玉溪大红山地区铜矿的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