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降噪管理在儿科门诊的应用分析
2019-08-21赵莹张英慧娄未于彦琰
赵莹,张英慧,娄未,于彦琰
(1.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辽宁 沈阳 110016;2.儿科)
噪声是在不同环境中被人们判断为不需要或有干扰的声音[1],是由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紊乱地混合在一起。普遍不被人们所接受,可引起人们不愉快甚至危及人体健康[2],国际噪音协会规定日间噪音应低于45 dB,夜间噪音应低于20 dB。我国的相关标准规定:日间不超过55 dB,夜间不超过45 dB[3]。我国目前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患儿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噪声污染不可避免。儿科由于婴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噪声污染相比于其他科室更为严重,为此,笔者通过调查,找出儿科门诊的诊疗区、输液室、重症区噪声的主要来源,并积极实施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7年9至10月对儿科门诊的多个重要区域实施综合降噪护理管理,选择实施前(2017年6至8月)和实施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及家长各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组干预前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实施前观察组中,男218例,女182例;实施后干预组中,男209例,女191例。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实施方法
1.2.1 评估噪音来源 (1)在儿科的门诊、病房等环境患儿及父母集中,患儿由于身体上的异常及心理上的恐惧,往往会出现哭闹,家长在安抚及制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出高频率的声音;(2)医生在询问病史,交代病情,讲解疾病及告知用药事项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声音,由于是在嘈杂的环境下,医生会通过提高自身声音来达到集中患儿及家长注意力的目的,从而也加重儿科环境的噪声。而护士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或其他注射操作时,除外其自身发出的声音外,还有患儿的哭闹声[4];(3)在门诊环境中,往往就诊人数较多,拥挤喧哗也是噪声的一大重要来源。而国内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儿科输液室拥挤喧哗所产生的噪声是影响护士心理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影响评分高达34分[5];(4)门诊中另一项较为常见的噪声污染来源为广播叫号和高喊叫号声;(5)在抢救室中,负压吸引、电话铃声、心电监护仪及输液泵报警音、仪器推动的声音等,也是噪声的一大来源,针对部分仪器产生的噪声水平研究,心电监护报警声音介于55~88 dB,输液泵报警声音介于 61~78 dB[6]。
1.2.2 测量方法 请专职人员采用标智GM1351高精度噪音计进行测量,测量噪声源的A声级;避免在特殊天气及医疗纠纷等特殊情况下测量;测量的声源包括说话声、患儿哭闹声、电话铃声、心电监护仪及输液泵报警音等。
1.2.3 综合降噪护理管理 针对噪音来源,我院2017年9至10月对儿科门诊实施综合降噪护理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1)调整布局及工作流程,针对儿科输液室、采血室、抢救室、各诊室及公共区域的噪声污染,通过按就诊、处置顺序调整布局,扩大候诊厅面积,尽量减少人员汇集,做好通道标识,减少滞留;建立合理优化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关分诊护士巡视制度,应用采血、输液二次排号系统,尽快分流患儿。加强护理人员对噪声的控制和管理意识,为患儿营造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取消广播叫号和护士高喊叫号;及时处理护患的纠纷,对噪声来源进行干预[5]。(2)建筑材料优化配置,在儿科门诊的输液室、采血室、候诊室、抢救室等诊室使用吸声、消声、隔音等建筑材料[4]。(3)加强医疗设备、设施管理,调节电话、呼叫器的音量;使用隔音罩,减轻计算机和打印机发出的噪声;仪器报警系统设计成柔和的提醒音;护理车具选用静音轮;对科室内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适当涂抹润滑油等;桌、椅、凳脚加消音垫,消除异常噪音。(4)加强医护人员管理及保护,对医护人员进行降噪知识培训,加强巡视,医护人员避免个人情绪,诊疗、处置时,尽量降低音量,以对方能听到为适量,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听力检测,适当使用耳塞等,同时定期进行听力基础检测,做好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5)加强患儿及家属方面噪声源管理,安抚患儿及家属,在操作前给患儿口中放置安抚奶嘴,减少患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哭闹声及持续时间。同时通过彩色图片、小礼品等适当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减轻患儿哭闹的效果。控制患儿家长陪伴人数,避免家长在诊区内大声聊天,对家长提出的质疑耐心解释,减少不必要误会和护患纠纷[7]。
1.2.4 实施效果评价 进行实施前、实施后噪音监测,在排除其他非医源性噪声源干扰的情况下,分别测量综合降噪护理管理应用前后儿科门诊噪音的最大与最小声级及平均中值。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环境秩序满意度(护士接诊态度、健康教育内容、环境卫生等)及不良就医感受(患儿哭闹声、仪器报警声的影响)。于干预前、干预后各发放400份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就诊患儿及家长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儿科门诊噪声及降幅情况 儿科门诊综合降噪护理管理实施后最大与最小声级、平均中值均较实施前有了明显的下降,见表1。
表1 综合降噪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儿科门诊噪声降幅情况(dB)
2.2 实施前后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调查情况 采取综合降噪护理管理后患儿及家长对环境秩序的满意率由干预前的81.0%提高到干预后的96.0%;不良就医感受由干预前的61.0%下降至干预后的24.0%,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及就医感受调查情况
3 讨论
据文献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医院日间平均噪声达65 dB,夜间也达40 dB以上,严重超出国际噪声协会规定的标准[1]。杨黎星等[4]针对儿科护士噪声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其岗位噪声强度最高值可达101.3 dB,最低为82.5 dB,均值为95.6 dB,明显超过作业场所85 dB的国家卫生标准,与教科书中小儿哭闹时声级为100 dB相近。而儿科输液室往往是医院人流量最大的科室之一,同时噪声类型更为繁多。胡瑞赢等[8]针对朝阳医院不同病区的噪声研究,其中36.7%的患者认为所在病区存在噪声污染。此次干预研究表明,实施儿科门诊综合降噪护理管理后,儿科门诊的噪声源强度均低于干预前,门诊区域整体噪声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干预效果较好。
3.1 综合降噪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儿科门诊的噪声污染程度 儿科门诊综合降噪护理管理具备以下作用:(1)不合理的布局及工作流程是产生噪声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建、改造,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和空间布局,运用童话王国式的墙面绘画缓解患儿压力,通过改善就医流程,有效分流患者,醒目指引标识,增加导医、门诊服务人员等,减少了就医环节中的噪声,减少患儿家长负性情绪产生,有效地对噪声来源进行干预和控制。(2)医疗设备、设施及护理用具等也是儿科门诊噪声污染的来源之一。通过采取针对此类噪声污染源进行管控,有效地降低了带来噪声污染的可能性的主要途径。(3)儿科门诊人员噪声源包括工作人员、患儿及家长,我们从上述人员入手,一方面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降噪知识宣教,护理人员不断提高降噪意识,促进降噪护理措施的全面落实。另一方面加强患儿及家属方面噪声源管理,在患儿哭闹时提供及时有效的安抚措施,提供暖心服务,赠与小礼物、小奖品,从而有效减轻患儿哭闹;并采取控制患儿家长陪伴人数,对家长提出质疑耐心解释,减少护患纠纷,也能够发挥有效的降噪作用。
3.2 综合降噪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在噪声源的不良刺激下可造成心理应激,噪声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烦恼,包括烦扰感、活动性受干扰以及头痛、疲倦和激动等症状[7],从而导致患儿及家长负性情绪产生,易与工作人员发生矛盾,产生不良就医感受。因此,儿科门诊采取综合降噪护理管理措施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合理地加强对噪声源的干预管理,适时评估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并及时进行反馈及措施调整,不断探索创新更为可行的噪声管理办法,可有效降低儿科门诊、病房等整体儿科环境的噪声水平,为患儿营造一个安静、有序、便捷的就医环境,利于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