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Roux肠袢长度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2019-08-21洪智黄鹤张起维王宇汤振曾超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重受体血糖

洪智,黄鹤,张起维,王宇,汤振,曾超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1)

21世纪,糖尿病成为了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根据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球约有4.25亿糖尿病患者(2017年),我国成年糖尿病患病率亦从1986年的1.04%升高到2013年的10.4%,我国约有1.18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的27%,居全球首位,其中又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1]。有研究表明中国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93.7%[2]。在2010年后已经有超过9 240万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和1.482亿人次的前驱糖尿病患者[1,3]。对于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减肥手术在有效改善肥胖的同时能很好地降低血糖,尤其是Roux-en-Y胃转流术(RYGB)[4]。故自2016年国际糖尿病组织联合申明将代谢手术也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措施之一[5]。但对于代谢手术,尤其RYGB具体机制仍旧不是很清楚。有研究认为其改善血糖与体重减轻有关[6],但也有研究认为体重减轻并非其主要原因[7],而是与术后胃肠激素变化有重要关系[8],为此Rubino等[9]开发出了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uodenal-jejunal bypass,DJB),一种专注于肠道功能的RYGB保胃手术,用于阐明手术后血糖控制的相关机制。本实验在此基础上主要探究不同Roux肠袢长度对空腹血糖(FPG)及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的影响,以及阐明其改善血糖的可能机制,从而来改进RYGB术式以期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40只清洁级雄性2型糖尿病模型(Goto-Kakizaki,GK)大鼠,8周龄,体重(245±15)g,术前空腹血糖均大于7.0 mmol/L,购于上海斯莱克动物实验有限公司,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沪)2017-0005,均饲养于南京医科大学无菌动物实验房。采用抽签法先将40只GK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离断胃十二指肠处重新缝合组;手术组B~E组:保留Roux肠袢分别为10、20、30、40 cm的DJB组。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将GK大鼠饲养于无菌环境2周,采用12 h光照,12 h黑暗以及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饲养,按时喂食,饮水不断。在术前禁食12~16 h,予以5%葡萄糖氯化钠液供大鼠饮用,术前2 h禁止饮水。术前予以1%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按1 ml/kg给药,若大鼠术中苏醒,可再次予以首次剂量的10%~15%。麻醉成功后进行备皮消毒铺巾。

1.2.2 手术过程 将十二指肠与胃幽门部连接处离断后重新缝合作为对照组A组;对于手术组则按照保留胃部的Roux-en-Y术式进行,离断后的十二指肠残端用0号细线进行间断缝合;找到屈氏韧带,于后延伸15 cm处离断,再用远端小肠于胃离断端进行端端吻合(方法同前);将近端小肠与距胃肠吻合口10、20、30、40 cm的Roux肠袢进行端侧吻合分别作为手术组B组、C组、D组、E组;术后检查各缝合处无出血渗血等关闭腹腔,完成手术。见图1。

图1 对照组和保留不同长度Roux肠袢DJB手术组

1.2.3 术后管理 术后对GK大鼠保暖保温。每隔15 min观察并变换大鼠体位一次,直至大鼠可活动。大鼠术后前3 d均予以5%葡萄糖氯化钠液,3~4 d后改普通饲料喂养;术后第1天给予20万U青霉素肌注,连续3 d。术后按时更换新垫料。

1.3 检测指标和方法

1.3.1 检测体重 分别于术前3 d,术后1、3、5、8周用电子天平动态测量5组GK大鼠的体重。

1.3.2 测定FPG及GLP-1 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1、3、5、8周取大鼠眼眶后静脉血,采用血糖仪测定大鼠FPG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LP-1,试剂盒购于武汉基因美科技有限公司。1.3.3 免疫组化分析(SP法) 术后8周从各组大鼠获取胃肠吻合处、十二指肠残端的屈氏韧带处及共同通路空肠处的组织标本(图1中①②③),制备石蜡切片,采用SP法,抗体采用兔抗大鼠GCG(GLP-1)多克隆抗体(南京爱贝生物科技公司),SP免疫组化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并对统计结果OD值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法,组内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其他两组之间比较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K大鼠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存活情况 以临床围手术期为大致标准,一般胃肠手术7~10 d出院,本研究定义在术中及术后1周之内为手术成功率。5组40只大鼠的手术成功率为72.5%,但在8周这段时间总存活率为60%。其中DJB手术组B、D、E组术后各死亡3只,C组术后死亡2只,但在随后E组相继死亡,对照组和其它手术组存活大鼠存活良好。

2.2 体重变化 术前各组GK大鼠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对照组与手术组均有所下降且对照组A和手术组C、D、E组和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与术后5、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8周剩余手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不同Roux肠袢长度DJB手术组GK大鼠术前和术后的体重变化(g,±s)

表1 对照组与不同Roux肠袢长度DJB手术组GK大鼠术前和术后的体重变化(g,±s)

注:术后1周B、D、E组术后各死亡3只,C组术后死亡2只;术后3~5周E组又死亡3只,剩余2只未做统计学分析。与术前比较,1)P<0.05

组别对照组A组手术组B组手术组C组手术组D组手术组E组整体分析F,P组间比较时间比较组间*时间术前3 d 243.18±6.52 236.86±5.06 245.68±11.20 237.56±4.52 242.54±7.43术后1周229.94±7.841)216.12±28.38 217.73±2.901)212.46±6.601)215.38±4.981)术后3周237.79±10.03 227.96±7.70 229.58±5.171)227.90±5.75 229.04±5.161)术后5周245.55±10.07 241.66±6.79 242.02±6.73 237.36±4.79—术后8周252.30±9.20 247.60±5.94 252.17±8.25 244.88±9.14—球形检验校正HF系数:0.538 2.871、0.062 52.903、0.000 0.908、0.504

2.3 FPG水平的变化 术前各组GK大鼠的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3周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但术后5、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DJB手术组术后1、3、5、8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术后同一时间点F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D、E组较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Roux肠袢较长的手术组E组降低血糖的效果更好。见表2。

2.4 GLP-1水平的变化 术前各组GK大鼠的GL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DJB手术组术后均较术前GLP-1水平下降(P<0.05);各手术组术后同一时间点GL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5、8周手术组D、E组与手术组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长Roux肠袢的手术组,GLP-1降低越明显,以E组为最,与对照组A组差异最明显,但由于E组在第5周并无数据进行比较,不过D组与A、B、C组在术后5、8周GLP-1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对照组与不同Roux肠袢长度DJB手术组GK大鼠术前和术后FPG水平变化(mmol/L)

表3 对照组与不同Roux肠袢长度DJB手术组GK大鼠术前和术后空腹GLP-1水平变化(ng/L)

2.5 GLP-1受体表达情况 DJB手术组在胃肠吻合处、十二指肠残端屈氏韧带处及共同通路空肠处与对照组A组相比GLP-1受体表达明显增多(P<0.05),且保留Roux肠袢较长的D组中GLP-1受体表达较多,与手术组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十二指肠残端屈氏韧带处,手术组B、C、D与对照组A组相比却明显减少(P<0.05)。见图2、表4。

表4 对照组与不同Roux肠袢长度DJB手术组GK大鼠术前与术后8周的GLP-1受体表达比较(OD,IOD/μm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而作为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肥胖等代谢异常。而RYGB手术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10-12]。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说明了 RYGB手术的作用机制,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这促使我们开展工作,寻求更多有效RYGB的手术。DJB作为RYGB的保胃模型,已被证明可提供显著且持久的控制血糖、食物摄入量、体重或营养吸收[9,13]。根据 DJB 手术特点,它被认为是低体重指数(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代谢手术[14]。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低BMI的患者用DJB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15-17]。此外,在肥胖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进行DJB手术,如 GK[18],ZDF[13,19]和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20]已被证明能显著地改善血糖。但对于DJB术改善血糖的相关机制并未解释清楚,有研究发现,DJB通过增加胆汁酸和促进GLP-1分泌可以改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21]。研究发现DJB手术能有效改善血糖但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变化并无明显差异,其体重减轻并非降低血糖的主要因素,而是与胃肠激素的分泌相关,最主要的有GLP-1[22-23]。有相关研究表明增加GLP-1和GLP-1受体刺激可以改善葡萄糖耐量[22]。GLP-1主要分布于肠道的L细胞,故DJB手术的肠道解剖位置的改变可能是有效控制血糖的相关机制,但对于DJB术式的最佳方式现在仍无统一标准,故本实验主要探讨不同长度Roux肠袢的DJB术式对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

图2 对照组与不同Roux肠袢长度DJB手术组在不同肠段处的GLP-1受体的表达(免疫组化×100)

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组与对照组在术后体重变化上无统计学意义,但FPG在术后明显改善,并且保留Roux肠袢较长组降低FPG的效果明显(P<0.05)。血清空腹GLP-1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各DJB手术组在术后1、3周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并在各手术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保留40 cm Roux肠袢的E组下降最明显(P<0.01)。但手术组E组大鼠后期存活量不足无法比较。从GLP-1受体在胃肠吻合处、十二指肠残端屈氏韧带处、共同通路空肠处的免疫组化的结果可知,随着Roux肠袢的延长,在胃十二指肠连接处、共同通路空肠处GLP-1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多,而在十二指肠残端屈氏韧带处GLP-1受体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食物刺激提前进入空肠可以上调GLP-1受体,而缺少食物刺激的十二指肠GLP-1受体下调,但也有可能与GLP-1受体本身在肠道的分布有关。故本实验说明较长Roux肠袢的DJB术能更有效地降低血糖,但体重变化不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食物刺激,GLP-1受体上调,提高了GLP-1的结合率,促使血糖下降,负反馈于GLP-1,进而使餐前GLP-1逐渐降低。但随着Roux肠袢延长,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多,手术风险增加。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手术组大鼠数量较少,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本实验并未测定餐后GLP-1的分泌情况;手术组E组术后3周后缺少数据以及实验时间较短对于DJB术后的长期结果有何变化并不清楚;缺少术前GK大鼠GLP-1受体在肠段中的表达情况。故减肥手术改善血糖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相信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进一步了解其机制,选择更有效的手术方式将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益处。

猜你喜欢

体重受体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