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孕早期健康教育为主治疗模式在孕早期合并贫血的疗效观察

2019-08-20周芸芸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孕期健康教育贫血

周芸芸

摘要 目的:观察以加强孕早期健康教育为主治疗模式在孕早期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进行孕早期保健检查的孕妇479例,其中检出贫血35例,给予加强健康教育,观察该方法改善患者贫血的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好转率100%,治愈率85.7%。结论:对孕早期合并贫血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饮食治疗,改变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合并症,可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孕期;贫血;健康教育

对于孕早期合并贫血患者治疗的重点是早发现、早治疗,如在早期不能加以干预治疗,往往会导致新生儿发育缺陷,同时也会引发孕妇分娩中的一些风险[1]。导致孕早期贫血的原因较多,一种是孕妇在妊娠前的身体状况是导致孕早期贫血的主要因素,很多孕妇妊娠前未进行很好的孕期保健检查,多合并贫血、慢性胃炎等病理因素,往往在妊娠时已合并贫血的病理状态[2];另一种原因为妊娠早期由于妊娠反应导致饮食量下降,部分患者饮食种类单一,不能充分摄人相关营养素,加之胎儿生长发育需要量的增加,导致了贫血[3]。孕早期贫血中常见的分类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根据贫血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其治疗手段也往往不同。同时在贫血发生的分布上,城乡差别、学历差别、年龄、孕次等因素所致的发病率也不相同。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进行孕早期保健检查的孕妇479例,对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贫血的检出率以及其在年龄、城乡差别、孕次等因素上的发生率,同时采用以健康教育结合药物治疗为主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进行孕早期保健检查的孕妇479例,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合并贫血者35例,占孕早期保健人群的7.3%。35例患者年龄21 -37岁,平均(25.6±4.9)岁。以WHO关于孕期贫血的诊断为标准[4],其中缺铁性贫血26例(74.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9例(25.7%)。无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轻度[红细胞(3.0 - 3.5)×1012/L,血红蛋白81 - 100 g/L]18例(51.4%),中度[红细胞(2.O- 3.0)×1012/L,血红蛋白61 - 80 g/L]14例(40%),重度[红细胞(1.0 - 2.0)×1012/L,血红蛋白31 - 60 g/L]3例(8.6%)。年龄分布:20 -25岁发病9例(25.7%),26 - 30岁10例(28.6%),31 - 35岁14例(40.O%),> 35岁2例(5.7%)。其中所占比例最大人群为31 - 35岁年龄段;孕次分布:初孕妇20例,多孕次妇女15例,在多孕次孕妇中,第2孕9例,第3孕6例。在多孕次孕妇中,孕次间隔1.5年以内者贫血发生率10例,孕次间隔2年以上5例。在人口分布上,城市常住人口13例,本社区常住流动人口及外来人口22例。在学历层次分布上,高中以上发病12例,高中及以下23例。

方法:(l)药物治疗:根据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给予针对性治疗,具体治疗药物:①琥珀酸亚铁片0.1g/片,3次/d,1片肷,4周1个疗程。②叶酸片5 mg/片,3次/d,l片/次,4周1个疗程。③维生素B12片25μg/片,3次ld,1片/次,4周1个疗程。根据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上升的情况决定治疗周期。对于中重度贫血患者,本组中血红蛋白<6093例,临床上出现心慌、气促等表现,给予外院少量多次输入红细胞悬液治疗。(2)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加强饮食指导,有单一饮食习惯者应改变,以饮食多样化为主,对于早期妊娠反应较重者应积极加以干预,必要时输液治疗。在治疗期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同时需要多食用肉类及动物肝脏[5]。一些因素影响铁的吸收和增加铁流失的病理状态需要及时纠正,如痔疮、慢性胃肠炎等。有一些生活中应注意的细节,如使用铁锅做饭,补充铁剂时避免喝浓茶等。(3)随访:对合并贫血的早孕妇加强复诊及随访,定期复查血常规,并及时发现药物治疗及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给出解决措施。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贫血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

3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饮食指导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后治愈率85.7% (30/35),实验室指标好转率100%。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D、红细胞平均容量(MCV)、血红蛋白平均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值明显好于治疗前,见表1。

讨论

孕早期的孕期保健工作较为重要,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中,对于合并的病理状态要早发现、早治疗[6]。孕早期合并贫血患者是常见的合并症,因孕早期早孕反应、孕妇营养素摄入不足、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等因素,对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要量较多,有研究报道如孕妇每日铁摄入 <4 mg,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增加60%,而且在孕中晚期对铁的需要量更多[7]。由此可见,在孕早期积极发现贫血患者,及时加以干预是非常必要的[8]。如在孕早期不能有效纠正孕妇的贫血状态,在妊娠中后期贫血将进一步加重,从而使胎儿的发育异常及分娩时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增加。在对门诊进行早孕期检查的孕妇资料发现,检出率7.3%,发生率较相关文献报道较低,低于西北部地区,可能原因和地区的经济和医疗条件密切相关。在年龄分布上,高龄孕妇合并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在初孕妇和多孕次孕妇的发生率上,多孕次孕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孕次妇女,且孕次间隔1.5年以内孕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孕次间隔2年以上者。说明孕妇在孕期较短再次妊娠,机体处于相对营养素缺乏的状态,所以对于此类多孕次,孕期间隔较短的孕妇,在发现妊娠时就需及时加强贫血的筛查和预防,发现贫血患者需要积极加以治疗。在人口分布上,城市常住人口13例,流动人口及外来人口22例。在学历层次分布上,高中以上发病率12例,高中及以下23例,上述結果表明城市人口和学历层次较高的孕妇在日常饮食中的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发病率较低。

本组患者中在进行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饮食及保健指导,加强患者的复诊复查,积极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患者对口服铁剂的胃肠道反应较大,发现后立即改变铁剂的剂型;对于部分患者服用铁剂时的注意事项未掌握,在服用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指导后,所有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总体治疗效果满意,说明药物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谭艳红,蔡路.妊娠妇女贫血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99-100.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

[3]任帅,腾红,崔艳双,等.妊娠期合并贫血的临床分析[吉林医学,2008,29(5):377-378.

[4]郭晓琴.170例妊娠合并贫血病例回顾性分析[J]山西中医药学报,2011,12(1):38-40.

[5]苟文丽,宋青.妊娠与贫血的相互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3):129-130.

[6]李春洪.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3):130-131.

[7]张萍.妊娠合并贫血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7):10.

[8]李梅英.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23(8):6.

猜你喜欢

孕期健康教育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你对贫血知多少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育龄妇女孕期医学指导与优生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