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全球布局 加速我国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进程

2019-08-20胡正塬毛长青孙炳耀刘宏胡志全魏博肖佳欣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国际化农业建设

胡正塬 毛长青 孙炳耀 刘宏 胡志全 魏博 肖佳欣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品牌建设做了部署,将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作为具体工作方向。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农业品牌建设举措,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发展。纵观我国重大农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整体表现,与我国世界农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以2017年“世界品牌500强”为例,中国上榜品牌37个,其中农业类行业上榜4个;在35个农业类行业上榜品牌中,美国占15个,中国仅与法国数量相同。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有完整的品牌战略发展思路和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国际农业品牌和拥有民族文化的知名国际品牌企业,已成为强化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抓住这个关键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需要强化全球布局,加速完善我国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实施的战略支撑体系及政策服务体系。

一、重大农业品牌国际战略,已成为世界大国“强国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逆全球化、国家利益至上、区域经济保护等思潮影响下,农业领域的国际博弈走势趋强,尤其是居于农业领域制高点的重大农业品牌战略,更是全球各大国强国建设用力的重点。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亟须谋划重大农业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加速我国农业国际话语权建设,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全面升级。

(一)美日欧等国早有布局

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农产品品质与质量体系建设,美欧日在这些方面己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管理和安全支持体系。在这一体系建设中,法律法规是基础,质量标准是依据,管理体系是主体,支持体系是保障。美日欧对农业品牌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早有全面布局。

科技创新是农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不竭动力。为了提升农业品牌价值,美日欧等国家十分注重将农业科学的最新成果运用于新产品开发,广泛运用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种养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各环节开发先进技术,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如日本在2003年出台了“日本品牌”战略,成立专门负责推行日本品牌战略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实行“日本品牌发展支持事业”。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起始于地方政府,但主要力量是日本内阁及相关省厅,日本政府将这一活动上升到中央外交层面,多渠道、多层次向世界推广。

美日欧各国极其重视农业品牌的保护措施。各国政府普遍注重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对农产品实行生态农业产品标识、官方红带标识、传统特色保证书、产品地理保护标识以及各种质量标识。美日欧等品牌大国对农业品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标示认证、区域认定限制等方式进行保护,维护农业强国和品牌农业大国地位。美日欧等守成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品牌的培育、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二)我国早有经验和洞察

中国有着久远的农业外交史,对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中外农业交流与友好合作对亚非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今,“农业外交”在国际社会博弈中运用的广度和发展的深度都将面临新的高度。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雄厚的農业基础、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抢占世界农业发展制高点,利用“农业外交”渗透和控制其他国家和地区谋取利益。

现代“农业外交”中农业品牌占据着更加重大的影响。世界四大粮商(ABCD)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掌控者全球粮食运销。美国正是通过重大农业品牌企业实现对世界农业的间接控制。“一带一路”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农业外交”提供了新契机。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和我国新一轮发展需要,农业品牌全球布局的转型与升级已成为我国“农业外交”和强国建设的强力支撑。

(三)中国企业早有探索和先行

国际农业市场屡屡受控于大型品牌企业,这已成为全球公开的秘密。为此,中国大型农业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方面早有先行探索。如,中信农业集团,通过内生科技发展和外延跨国并购双动力赶超增长,实施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强化我国现代农业国际化建设之路。

加速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之路。隆平高科(中信农业控股企业),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杂交水稻、帮助数亿人解决了粮食问题。“隆平高科”坚持“研发先行”,建立了以三亚为中心,以东南亚、南亚和西非为辐轴的杂交水稻国际研发体系,先后投资建设菲律宾、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大海外研发基地;设立了海外育种测试站。“隆平高科”发挥中信集团资本及运营优势,于2017年11月投资收购了“陶氏巴西”玉米种子业务,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布局,使其一举进入世界种业前十强,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种业地位,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球前五的种业公司。

探索国际重大农业品牌跨越发展之路。2017年,“中信农业”联合“首农股份”,收购英国樱桃谷农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实现了中国动物育种业首个跨国收购,成就了“中国烤鸭中国产”的梦想。中信农业将强大的种鸭育种研发能力及世界领先的种鸭基因、知识产权和技术一并带回中国,成功走出中国抢占全球禽畜种业“制高点”的关键一步,成为我国打造国际化禽畜种业集团和重大民族品牌国际化的重要基石。

加速我国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将大幅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将成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同时,将强化我国农业企业在国际产业链演进中的主导地位及引领作用,大幅增强国家软实力。

二、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制定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

无一例外,农业强国都是品牌大国。农业发达国家都把品牌建设作为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的国家战略。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全国有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500多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0个。2018年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中单一品牌价值上千亿元的农业类品牌5个、上百亿元的38个,我国重大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凸显,将资源优势转换为品牌优势,以重大农业品牌为引领,创建优质的中国农业品牌集群,打造中国农业在全球品牌竞争中的优势话语地位,我国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制定迫在眉睫。

(一)依据农业发展区域布局,确立重点支持的重大农业品牌

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禀赋,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确立重点支持的重大农业品牌。参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规划纲要》中的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国际贸易区位优势和科技领域优势,重点支持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花卉类的农业品牌国际化;中部地区要继续发挥我国粮仓优势,重点支持粮、油、棉、瓜菜、水果、畜禽品类的农业品牌国际化;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光热资源丰畜的优势,重点支持棉花、糖料、水果、瓜菜、蚕、中药材类的农业品牌国际化。

(二)细分国际市场,有序推进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进程

农业品牌需要综合协同,全面统筹。首先,要细分国际市场,在此基础上甄别我国重大区域公用品牌或区域产业品牌的比较优势;其次,要将重大农业品牌的比较优势培育为竞争优势,中央部门和區域地方政府共同协同,从国家视角和国际视野,培养并升级各类品牌的竞争优势;另外,全国一盘棋,全面统筹规划品牌发展国际战略,分步有序推进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

(三)明确责任,统筹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的设计与实施

目前中央层面“各司其职”的部门,有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市场监管局和外事金融及其各专业部委等一系列部门,但尚缺失协同有序的战略制定、规划协同、合力形成、同步推进。建议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该综合协同职能指定现有机构或另行加挂一个管理机构牌子,如国家农业品牌及国际化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同现有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宏观层面统一领导和协调组织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的设计和推进。同时,地方政府也指定相关责任部门,前瞻思索,综合协同。

三、完善战略支撑体系,加速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实施

我国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实施主体是大型农业企业,中信、首农等一批优质企业在中国农业企业构建重大农业国际高端品牌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先行和良好的探索,凸显中国农业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当前,我国企业在农业品牌国际化建设方面正在强力“爬坡赶超”,同时面临着如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巨型农业企业集团、世界强国政治外交经济金融乃至军事等关联密切的重大农业国际品牌集团博弈、我国大型农业企业需要超越老牌国际农业垄断集团等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重大问题。从企业实践经验以及愈发复杂的国际环境看,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及其策略运筹是远远不够的。显然,需要各级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综合协同,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综合政策协同。为此,我国亟待建立并完善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建设支撑体系。

(一)金融支持

建立并完善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基金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规模,使之相应扩展优惠贷款和贷款贴息的规模和范围,为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提供资金支持;建议设立农业品牌建设海外投资发展基金,建立并完善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的基金支持体系。

拓宽农业品牌企业国际化融资渠道。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如允许金融机构的境外分行向我国境外农业企业及时发放贷款,并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农业品牌企业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和发行债券。鼓励银企合作,对于重大项目,由政府出面促成银团贷款,通过向商业银行的海外贷款项目提供完善的保险制度,调动银行参与农业品牌企业并购整合海外资源的积极性。

(二)科研与技术支持

农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由产品品质、安全质量、生产成本等构成。科技是打造世界名牌农产品的关键,在现代农业中,科技决定着产品品质的提高、安全质量的保障、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产品品牌的打造。鼓励农业品牌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增加国家财政对重大农业品牌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品牌企业的融合式合作。

(三)信息支持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精准农业”,实现重大品牌农业生产的定位、定量和定时控制,为农业品牌国际化的培育、发展提供持续支持。建议成立农业品牌国际化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信息互动共享,降低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风险。

(四)文化和外交资源的支持

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具有外部性特点,类似于准公共产品,品牌的推广宣传需要政策支持和政府介入。

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国家人文品牌形象建设。一个国家的人文品牌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共同构成国家品牌形象。国家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基于印象对来自特定国家产品所形成的总体性认知,良好的国家品牌形象将有效带动国家产品在海外市场布局。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国家人文品牌形象建设,加速重大农业品牌国际化。

开发外交资源,助推重大农产品品牌国际化。在外交方面,发挥政府间经贸交流合作组织的作用,努力将政府的农业服务向境外延伸。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为中国农业品牌国际化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现有政府间及民间等多种多类交流促进机构的作用,为农业品牌国际化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

(五)法律支持和风险防范体系

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以质量安全为核心构建品牌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及价值,保护农业科研成果,激发科研人员研发积极性,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不尽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在立法方面存在不足与冲突。农产品质量是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以及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安全支持体系,以质量安全为核心构建品牌保护。

为农业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法律支持,建立完善对外投资保险制度。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争取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法制环境。农产品比一般工业制品在国际贸易中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农业企业的国际化及农业品牌的全球化需要规避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反倾销调查、技术标准壁垒及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一系列专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完善的政策及法律支持,为农业企业境外经贸合作,提供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引导农业品牌企业在国际市场茁壮发展。

(胡正塬,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首席经济学家。毛长青,中信农业投资公司总经理。孙炳耀,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刘宏,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志全,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魏博,清华海峡研究院研究员。肖佳欣,中国海洋大学MBA)

(以上4篇为文章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农村农业部规划司委托以胡正塬博士为组长的国家农业品牌战略课题组系列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国际化农业建设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寒露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