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志谦:我为祖国放声歌唱

2019-08-20赵欣孙展

新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刘胡兰文工团老杨

赵欣 孙展

“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70华诞,也是我入伍70周年,入党60周年,我太荣幸,太激动了!”笑语盈盈的梅志谦阿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梅阿姨感慨:“参军时,我是个不谙世事的小毛孩儿,在革命军队的大熔炉锻炼中,在首长和战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我成长起来,非常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军队!”

歌声唱遍祖国各地

1949年7月11日,年仅13岁的梅志谦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警备政治部文工团的一名小团员,后任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文工团演员、铁道部第三工程局文工团演员,1991年从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北京办事处离休。

她和团员们奔波在战场和工地一线,把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高峡深谷回荡着她们的歌声,雪原荒漠有她们的舞姿。

梅志谦阿姨严肃地说,时下社会上有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文艺兵”。其实我们当年的文艺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吃苦在前,休息在后,大军未动,我们的宣传工作要做到前面,部队休息,我们还要给战士表演节目。有表演时,自己带水和干粮,绝不吃百姓家里一顿饭。我们用奉献和友爱赢得全体官兵的尊重,用青春和汗水鼓舞团队斗志和士气。

梅志谦参演的第一出戏是歌剧《刘胡兰》,她饰演刘胡兰的小妹妹,刘胡兰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她,刘胡兰的英雄气质,深深地感动着她,鼓舞着她,她下定决心像刘胡兰那样报效祖国,这对她的未来的之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最小的“立功专业户”

1950年冬天一个飘雪的早晨,梅志谦和战友们组成一支宣传队从武汉市赶往郑州。江上大雾弥漫,小船刚离开码头不久,就搁浅在薄冰里。船老大发愁地说:“谁帮我一起拉纤,咱们往上游走几里。”

梅志谦第一个报了名拉纤,中午时分刚想上船歇歇,只听“咣当”一声,小船倾覆。梅志谦等人也被连累掉到江水里。他们泡在江水里抓着船帮,直到夜幕降临才等到救援的船只。梅志谦把救援的机会推让给战友,成为最后一个被营救的人。她全身的衣物结满了冰,手脚僵直,连舌头都冻硬了,只剩下一对乌溜溜的大眼睛还能转动。因为她小小年纪舍己为人,领导特批她三等功。

此后,因为她在各项宣传工作中的勤勉表现,先后多次立功授奖。在郑州时,文工团又转成工作队,收集铁路器材。文工团刚到村庄就给大家开会。梅志谦负责刷大标语,因为表现好,又被评为二等功。后经中南军区批准,把她的几个功劳记成了一个大功。

到武汉以后,全国扫盲,梅志谦被送到速成学校学习,又立了一个三等功。在1960年,她还代表海拉尔市文艺界出席了内蒙古第二次文艺代表大会。

将文艺进行到底

梅志谦说,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党培养了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苦孩子成长为革命战士,我总觉得我做的工作太少,党给予我的荣誉太多。

离休后,梅志谦依然忙忙碌碌,在各个老年文艺团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除了唱歌、指挥,梅志谦还非常喜欢街舞,不但跳得好,还能当教练。2008年,她被评为北京市健康之星,也曾6次被所在的街道评为“优秀党员”。

生活中的舍己为人

梅志谦阿姨还是一位热心人。今年5月,她陪朋友老杨到医院去看病。在上台阶的时候,老杨突然一个趔趄,身子向后栽倒。在那一刹那,梅志谦一个健步冲了上去用双手托住了老杨,老杨重重地砸在她的身上,两个人都倒在地上。尽管梅志谦阿姨的衣服都扯破了,身体多处擦伤,一个手指甲被掀翻。她还是惦记着老杨,坚持把老杨送到医院,给老杨买好午饭,才回家。老杨万分内疚,老伴也十分担心,连给她检查的医生都说,太危险了!

梅志谦阿姨却哈哈一笑,大事化小。

梅志谦的老伴是位老铁道兵,两口子感情很好,一儿一女,家庭美满。2017年,梅志谦和老伴还到西藏旅游,看到这对银发伉俪不惧高原反应,大家都由衷地赞叹,朝他们竖起大拇指。

望着这位慈祥而乐观的老人,记者暗想,像梅志谦这样的老军人,尽管他们大都年事已高,但那种精气神儿就非常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们用自己的阅历为我们塑造了最好的样本。那种曾经沧海的从容淡定,那种恣意挥洒的热血活力,這一切都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

猜你喜欢

刘胡兰文工团老杨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唱起歌儿想念她
——献给刘胡兰
乐谱:刘胡兰颂
美丽与丑陋是一对双生子
在刘胡兰像前
高梁红了
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