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美术教育

2019-08-20段鹏

中国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核心素养美术教育

段鹏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要凸显人文性,通过美术学科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实施路径有五点建议。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科核心素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角度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路径。对此,学校教育及万千教师肩负重大责任与使命,不仅需要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要达成通过文化“化人、育人”之功效。此间,“五育”中的重要内容“美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可以大有作为。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美育除了是对绘画、音乐、书法等实操性技能的教授之外,更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培植人文精神与素养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接下来,笔者将会结合自身的专业“美术教育”,来对“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美术教育”这一议题进行重点论述,并谈一谈美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凸显人文性的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非单纯的“术科”——早在21世纪初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初,这一观点就已经得到了业内学科专家的共识。其标识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价值”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这将美术课程从单一“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层面的学习提升到了文化层面的学习。对此,学校美术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这是因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2]此后,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亦延续了之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同样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地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3]。这些论断都进一步凸显和强调了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重在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关注,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从文化和学校美术教育的关系来看,二者互相依存、互为倚重。文化赋予美术学科以内涵,其让历来重视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的美术学习,更多呈现了“暖性”特质和人文的关怀,借助对不同历史、国家、民族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感知作品背后所凝聚的浓郁的人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道德、追求等,在获得丰富审美经历的同时亦能够形成超越时空与地域限制的文化体验。这些都可以让课堂中的美术学习变得丰富而立体,具有“厚度”与“温度”;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美术教育也为文化的傳承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经由美术的形式和教育之途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人类的思想、情感、态度等可得以传播、绵延。英国艺术理论和批评家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曾说,“伟大民族的自传”需要经由“言辞之书、行为之书、艺术之书”来撰写,但其中最值得信赖的史料则是“艺术之书”。我国文化巨匠鲁迅对此也表达过类似的说法:“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灰灭,而赖有美术为之保存。”此间,“通过美术的教育”更可以使得文化的传播直接诉诸人心、直抵心灵,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区别于书籍、展览等静态、单一维度的传递)。

鉴于此,区别于高等院校美术学习的专业性和学科导向,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和育人特质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得到强调,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课程及教学中的体现

顺承上文思考,结合我国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通过美术学科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美术学科的视觉特征有助于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观察、感知、体验、思考、探究、创造的过程中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两方面。

1.中国经典美术与中国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中的突出体现

中国经典美术与中国书画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通过视觉方式的直接呈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道德情操、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大国形象和民族交融的历史;元山水四家(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通过山水抒发理想,其在艺术风格上的“写胸中逸气”传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理想与超然脱俗的精神气质;近代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家的作品,又呈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冲击下所迸发出的创意和对文化交融、碰撞的态度……对此,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课程和教材都在尊重学生审美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的指引。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辉煌灿烂的中国经典美术与中国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为学生呈现了“可见”形式的作品(有着重要的欣赏价值),更是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画中之情、画外之意,诠释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文化传统。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最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中国书画”模块位列其中,首次出现在国家正式的美术课程序列中。和之前课程标准中设置“书法”“篆刻”学习内容不同的是,此次课标修订将三者以“中国书画”统称。这是因为三者由中华传统文化所共同孕育——“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艺术特有的形式,其“以线造型、追求神韵、讲究意境”,极富感官审美且体现了中国文人内心的精神价值。这是此次新高中美术课程内容设计的创新和最大亮点,体现了美术学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2.工艺、民间美术等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表现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美术及其教学领域的表现亦是如此。近年来,各类传统工艺、民间美术等内容的呈现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其中,传统手工艺和技艺(陶瓷、木工、浮雕、印染、编织等)可以加深学生对手工艺和工匠精神的理解,增强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情感认同。不同工艺类型的材质、造型和制作方法等还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地域习惯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可以指引学生了解工艺和民俗文化的关系,探索其象征和历史意义。此外,民间、乡土和民族美术课程内容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可以借此引领学生对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生活的了解与认识(如泥塑、刺绣、面具、木偶、木版年画、蜡染、剪纸、石雕、宫灯等诸多内容)。对于城市儿童来讲,这可以使得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差异性或丰富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千百万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来讲,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感知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文化艺术,进一步明晰身份和情感的认同。

论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呈现,教科书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就明确指出“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对此,全国范围内现行11套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编写都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在呈现方式方面,其中有直接讲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民族民间美术的单个(或单元)课例,也有将传统文化作为一般性素材和图例渗透在教材内容的各个部分。例如,某全国范围内发行较广的美术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中,既有《中国博物馆集萃》这一专门性选修内容,系统讲解了中国各大博物馆中馆藏的代表性绘画、雕塑、书法、青铜工艺作品(属于直接以课例方式介绍传统文化),也有《京剧元素的再创造》这样的教学内容,将传统京剧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情境下的转化与应用(将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和图例,以间接形式让人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对此,美术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挖掘与开发课程资源,并尽可能地创造性地讲授美术领域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其魅力、生发热爱。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行文至此,如果仅是停留在观念与方向层面的探讨,未免流于浮泛。如何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避免哪些错误的做法?如何实现凸显学科性的文化导向与教育传承?这也是美术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教育观察,尝试为美术教师构建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和教学路径。

1.找准文化内核,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美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时代,强调教学联系现实生活情境,而非如传统教学一般只是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区别于“知识传递”教育观下单一讲授作品的背景信息、艺术家逸闻轶事、教科书上的权威解释等,学校美术教育在传承文化时更是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和生活的关系,找準文化的内核—“文化是以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为核心,以思维方式为内显特征,以行为方式为外显特征的人类的生存方式”[4]。也就是说文化不是僵死和不变的东西,不是存在于“故纸堆”中,文化就是某一时代和地域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例如,讲授《传统民居—中国古代吊脚楼》一课时,教师除了讲授吊脚楼的材质、干栏式建筑特征等,还可以结合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架空”的特点,讲述少数民族的迁徙规律及吊脚楼通风防潮、避暑御寒的作用。这些内容可以使得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变得更为“和颜悦色”,直观、鲜活、生动,教师可以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意表现。

2.注重经典美术中的文化精神与价值导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认同与生活智慧,朴素的思想道德也蕴含于特定的审美取向当中。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区别于西方文化重分别与对抗)[5],在面对自然时,艺术家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主体的心理情感,以及对自然物像同形同构关系的朴素观察与表现:如“孔子给予礼乐传统以仁学的自觉意识,孟子则最早树立中国式审美范畴中的崇高:阳刚之美”[6],所谓“阳刚之美”就可发现于中国的青铜饕餮、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等宏幅巨制当中,其蕴意着中华文化昂扬的生命精神或浩然之气……对于这些,教师可在课堂中精选优秀且有代表性的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上升至文化的层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品格,使其能够在课堂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感性审美和理性认知。这定将使得学校美术教学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存在而更具有人文的关怀性。

3.凸显美术学科的视觉特征

区别于其他学科,美术学科教学具有极强的“视觉性”,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创造”为特征。因此,通过学校美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对视觉及图像的倚重。换言之,文化的“传递、传播”需要借助视觉的形式进行承载,而不能只是停留于单纯的口头讲授或宣教(这势必会落入将“文化知识”等同于“文化”的窠臼之中)。对此,学校美术教育需要围绕视觉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特征展开教学,在让学生感知艺术作品形态、技法、风格的同时,能够了解其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进而窥见传统文化在美术作品、生活器具、环境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具体体现。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加凸显学科特质。笔者曾观摩一节“学画山水画”的中学美术课,授课老师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感悟中国文化中的“意境”和中国画中的“意境美”,将中国画的笔法、墨法、构图、构思学习、练习和“意境美”这一美学理念的讲授相结合,如“S形构图中的黑与白的布局、气息的流动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意境和审美意蕴”等内容的讲授就很好地实现了文化和美术互为表里的融合。

4.把握好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这也是古老的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精彩的一个必需环节。其中,传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不然创新就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则是所传承之物在当下时代和生活语境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创新的传承势必缺乏发展的动力。因此,通过学校美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积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让学生不仅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且能够因为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而更增添文化自信。此外,也可以借对文化“传承”和“创新”之间关系的教学引入和探索、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比较,进行独特的审美判断,这也更加契合核心素养时代学校教育的理念,落脚于人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5.协调好本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之間的关系,通过比较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谐共生。因此,在学校美术教育及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协调和处理好本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间的关系。对此,《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表述是:“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其间,美术学习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学生需要“认同并弘扬”;对于世界文化及人类文化多样性,要有“尊重”的意识和态度。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文化比较”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例如,中国传统国画中“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landscape)”,不追求视觉效果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而多用“散点透视”或“动观”的方式表现自然的宏伟气象以及创作者的主观精神,“中国画家、哲人对大自然的理解,不在一时一地的景观,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角度,观察自然时节的韵律动、恒常的节奏。”[7]类似于此,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更能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自身的价值,无形中生成文化的自信与

自豪。

四、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追求美术教学中的“文化理解”

在最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文化理解”位列其中。这更加凸显了学校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属性,学校美术教育在实现育人价值和学科价值的同时,更需要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顺承我们上述的思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旨在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逐步形成和文化相关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教师不能只是固守于“文化知识”的单一讲解和单向传递(这是对“文化”的窄化),而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身边的美术现象和观念,在形成广泛文化视野的同时,还能够形成基于文化的分析、判断、理解、应用的能力。从文化自身的角度看,这才是对文化的充分“活化”,使其焕发活力;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看,这也才是“文化化人”的应有体现;从国家的角度看,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百代相承,生生不息,同时开创中华民族灿烂而光辉的未来!

本文系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研究成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VFA180003)”美术学科子课题研究成果;“大成国学基金”资助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8-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9.

[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4.

[6]李泽厚. 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2.

[7]罗淑敏.如何欣赏中国画[M].北京:中华书局,2017:76.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学科秘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核心素养美术教育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