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教育:目标指向、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2019-08-20
学科融合是将两种及以上的学科或超学科进行融合,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融合承认学科差异,将相关联的学科进行优化融合,力争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科间相互渗透,并基于一定的实施策略,形成学校多方面“立德树人”的合力。学科融合教育是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从学校育人模式和课程的层面,思考将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及非正规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相互融合,从而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情境化任务的落实。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一方面为教学上的问题解决服务,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将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融合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点与导向具有前瞻性。
一、目标指向: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已成为如今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潮流。从本质上看,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核心素养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在变化的情境中它的各个部分是联结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当下基础教育的基本形态是分科教学,但单一的学科教学,使学生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按照学科分类的知识具有间隔性,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当拥有一定知识的学生面对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时,常感到无力应对,因此,进行学科融合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教育信息化;二是教学目标指向。世界教育改革目前正由学科分类推进走向深度融合。
核心素养为制订学科融合教育目标与实施策略提供了依据。学科融合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路径,是把核心素养付诸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通过指导各学科间的渗透融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属于教育目标类范畴,只有将其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学科融合教育研究理应构建一个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科融合教育模式,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注重将单纯的学科知识放到应用场景中,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出更多的学科运用价值。
二、核心要义
1.学科融合教育是跨学科或超学科教育形式,为解决问题服务。
核心素养对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科融合教育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种具体实施路径。从根本意义上讲,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一定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进而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及关键品格,它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而学科融合则是一种具体的跨学科或超学科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科学、工程、艺术与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见图1)在教学上,学科融合的内在机理和训练策略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其核心意义在于能有效地解决一定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所以学科融合应为解决问题服务,这是学科融合教育的价值取向。
(图1)
2.学科融合教育具有学生综合学习和知识建构等认知活动的特征。
就当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言,没有哪一项认知活动是仅靠一门学科知识和方法就能完成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项综合性活动,需要多学科知识参与,否则,这种认知很难走向丰富和深刻。学生学习中的单个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用心去学习和思考,都能从中找到其他学科的影子,都有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和渗透,呈现学科融合的特征。同时,就学习主体而言,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他们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主动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处理,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整个社会文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情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构建。
3.学科融合教育是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效能的活动模式。
有效开展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挥学科融合教育的实际教学效能,需要构建一个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跨学科融合模式。这种多学科或跨学科融合模式一般会有如下五个层层递进、互相渗透的活动环节:第一环节是确定所要具体培养的核心素养,这是开展整个融合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第二环节是选择相关学科,根据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选择能够促进其形成的相应学科,并思考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彼此之间能够更有效地融合;第三环节是设计主要问题,根据选择出的学科设计出包含这些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内容,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四环节是着手解决问题,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参与学习实践,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深入探究,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技能;第五环节是开展评价反思,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知识掌握情况、价值观养成等要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如哪几门学科不容易融合、哪些核心素养比较难培养等,以便今后改进。
此外,学科融合教育对推进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对课程进行加工整合、优化组合,通过合理的搭配,形成学校“立德树人”的合力。学科融合课程的体系构建是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和依据,引领课改方向。
三、实施路径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融合教育存在三个层面的融合形态:课程设计层面的融合、学科层面的融合和以主题教学为主要样态的课堂层面的融合。三个层面的融合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具有融合特征的校本课程为基础,以主题教育或跨学科融合策略展开实施活动,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建设学科融合教育的课程体系。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时,立足核心素养、创设问题情境,将静态的国家课程转变为动态的校本融合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以主题形式或跨学科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构建便于实施的融合课程体系。把不同学科的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依托江苏省“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融合学科知识,开展科技教育,把创客课程与学科课程融合,成立“STEM课程暨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素养;通过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其合作力、思考力、创意表达力和在复杂情境中行动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素养的形成;构建学校美育课程体系,依托教育戏剧课程,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自我认知的探索与社会参与的模拟,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意,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其人文底蕴与审美情趣,铸就中华文化内核。学校依托这些课程基地和项目构建创客、研学、教育戏剧、“三原色”德育等课程体系,由点及面地实行学科融合,努力创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育新样态,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创设学科与课堂的融合纲要。
在整体设计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对学科融合的方式、目标、内容主题、实施和评价等进行设计,适当采取主题教学、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融合各项议题,推动学科融合教育的整体实施。(见下页表1)
(表 1)
在实施学科融合教育后,如何定性定量地评价学科融合教育的效果就成为重中之重。评价方式的确定是选择多元评价还是选择单一结果分数评价或全方位过程性评价,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素养养成,每一个指标评级评分的标准、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的设定都需要教育者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来认真确定。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评价体系最终呈现的结果能否与学生的学科成绩或是最终的高考成绩产生正相关,因为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科融合教育若能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来自社会的质疑和阻碍必将大大减少。
3.形成实施学科融合教育的基本策略。
学科融合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偏颇和操作失误。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学科融合教育实施路径和基本策略,有助于学科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普及。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从基于基地、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现象或主题的角度,探索学科融合教育实施的基本策略。
(1)融合场域:课程基地。将学校的5个省市级课程基地建成另一种“场域”,开展学科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然形成动手、自主、融合的“习惯”。
(2)聚焦思维:研究项目。开发学校省市级前瞻性项目以及多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让学生在项目研究参与的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系统规划、综合思维、评价反思等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创设情境:基于问题。鼓励基于现实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社会参与的兴趣,提升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合作行动、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4)探索模式:主题活动。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二是以学生心理过程或活动为主线。这两种模式都必须体现探究性、整体性和实用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