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城的文脉主流
2019-08-20孔祥经河南省济源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文│孔祥经(河南省济源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街道的特殊地缘,使其蕴涵了济源县城千百余年源远流长的璀璨历史文化。在这里,人们可以触摸到朝代更迭、风云变幻的历史脉迹,可以寻觅到刀光剑影、攻守拼杀的战火硝烟,可以品味到辉煌古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从一个山城的蜕变,感受到时代发展的勃勃生机。
济源从隋开皇十六年(596)设县建城,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清何荇芳《文昌阁重建记》云:“济之为邑,太行屏其北,王屋峙其西,大河亘其南,浝济二水则又夹城而潺爰,山水邑也。”由此可见,古城当初选址于此,亦定是把这里看作济源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风水宝地了。清琚廷祐《邑侯尤公政事碑记》云:“故玉川一望屹然,而金城之固,行阳数百里内,倚之为重地焉。”读之可知古城昔日的美丽、繁荣和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历史上古城亦历经朝代更迭、战火频仍,几遭重创。明末一场战乱尤为严重,“官舍民居,一炬无遗”。清人段绵祚作《移市记》:“济治山城斗大,焚毁之余,一望瓦砾。”读之可知小城昔日的衰败和荒芜,又令人黯然神伤。千百年来,济源城区面积便一直局限在蟒河和湨水这块狭长的地带而未曾拓展。自县城设建到民国时期,面积只有0.57平方公里。
济源城最有名的两条街道,一曰“宣化”,一曰“文昌”。此二街可以说是济源古城主流文脉的体现和象征。何谓宣化?乃传播君命,教化百姓之意也。把济源最大的一条主街道命名为宣化街,足见当时济源主流文化和主流民意的代表思想。宣化街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沧桑,穿越历史的时空,在这座古老的文化长廊里,裴休、傅尧俞、卫哲治从宣化街上走过,司马承祯、玉真公主、贺兰栖真从宣化街上走过,李白、杜甫、王维、岑参、韩愈、李愿、卢仝、张籍、孟郊、李商隐、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黄庭坚、元好问……从宣化街上走过。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或生于济源,或隐居济源,或漫游于济源山水之中,都从宣化大街走过,走成一组诗行,走成一座永恒的雕塑。他们给济源古城带来了文脉的传承,留下了文化的新风。
文昌街即现在的文昌路,因街上旧有一座文昌阁而得名。文昌阁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阁起三层,金碧辉煌,嶙峋缥缈。文昌阁上供奉的文昌帝君,是主司天下文人命运的。在过去的历史岁月里,多少文人雅士登阁朝拜文昌帝君,在文昌阁上凭栏远眺,凡太行之秀,王屋之灵,泷湨二水之潆洄澄澈,一览尽收。川原佳丽之气,盈盈在抱,大河茫茫,一泻千里,更得睹耳目。站在文昌阁上,回想济源自建城以来,有温造、徐有功、张廷珪之事业,有裴休之博雅,有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功名之盛,文昌阁犹如济源历史长河中的一柱悠悠文脉,时时刻刻联系着古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座文昌阁,虽然现在已荡然无存,但我们从古人文字的记载中,仍能得以一睹当年古阁风光。
济源古城最有名的一座桥叫望春桥,亦名东门桥。“一湾浝水驾长虹,人在栏杆复道中。织柳娇莺藏不住,衔泥燕子背翻风。”这首古诗,描写的就是济源东门外的望春桥。望春桥始建于金大定年间,明清历经重修增华,如长虹卧波,蔚为壮观。桥东有卢仝泉,后因泉建亭,称“卢仝别墅”,当年卢仝与韩愈常在此烹茶小叙,赋诗作画。西有蜈蚣泉,相传为镇河之泉,当年泉水涌流不断,造福百姓多年。历代名人墨客在望春桥多有诗作盛赞传颂,使得望春桥名气大振。“石桥春望”亦成为济源名胜九景之一。
济源古城除有牢固的防守城池,通衢内外的各道城门外,还有旧县衙、文庙学宫、城隍庙、关帝庙、三官庙、洪福寺等众多的古代建筑。这些建筑风格迥异,规模宏大,成为玲珑山城的精魂之作,彰显了县城特有的文化气质。坐落于旧城中心的济源县衙始建于隋朝,历代加修,毁于李自成起义军,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建。整体建筑雕梁画栋,恢宏威严。清代济源籍贡士李枫《济源县重兴复县署记》,清县令尤应运诗作《重建邑署落成》等,从不同侧面记述了旧县衙风雨劫难、废而复建后,“俨然自成一都会,由此振兴尚可望”的辉煌历程和美好愿景。与县衙南北相映生辉的济源文庙,是县城中又一重要标志性古建筑。济源文庙建立于唐,明代文庙与学宫并置,组成了“庙学合一”的礼制建筑群体,亦称“庙学”。每年春秋两季,济源地方官员、士绅名流都要到文庙内参加祭孔仪典。清《济源县志》对文庙祭祀礼仪、祭品、乐舞等程式均有详细记载。济源文庙建置规范,特色鲜明,建筑规模宏大,巍然壮观。特别是历代得到了大规模的重建和修葺,体现了一代王朝对文庙的重视及祭祀的隆盛,成为古代人们心中崇尚无比的文化圣殿。
济水街道地灵人杰,学风靡行,贤才代出。明末清初,南街段国璋家族,数辈及第,官爵显赫,为世人称道。段国璋举进士后,授莱州司理历省垣至卿贰,后官至工部左侍郎加二级仍官太常寺卿。其父湛于经书,时为名宿,教五子昼课农业,夜讲经史,时无少辍,后封赠工部侍郎。清《济源县志》称段国璋“卒赐祭一坛,从祀乡贤,后嗣蕃衍亦多贵显,为中州望族。”清光绪年间的山东盐运使、泰武临道张上达,是济水又一显赫家族。张上达上数两辈皆曾为官,其大哥张上承任直隶州知州,二哥张上礼任直隶布政司。张上达因封堵黄河决口有功,受到光绪皇帝嘉奖,一度掌握山东洋务、河营及黄河河防治理等要务。张上达之子张卓如清末任法部员外郎,曾参与过河南铁路修筑、煤矿开采事业,是民国时期河南实业兴国的先驱。在济水这块神奇土地上,还成就了无数治政县吏的功名与事业。志书记载,从唐天宝年间到清宣统末年(不含嘉庆至咸丰约50年),莅任济源县令、知县的约为127人,这其中确有不少赃官俗吏,但不可否认,历代县令亦有许多德才兼备、勤政爱民的循良之吏。他们受命莅济,或兴修水利、劝农耕桑;或创办学府,培养人才;或秉公断狱,除暴安良;或为民请命,放粮赈灾;或撰修史乘,保存文献……其中最负盛名者,唐有房琯,宋有陈省华,金有夏提,元有赵元善,明有史纪言、石应嵩、涂应选三公,清有尤应运、甘国墀等人,皆为循良之吏,泽被先民,功施土宇,名振太行王屋,流芳玉川古邑。
济源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20世纪20年代初,以党继新、史德秀等为代表的济源革命先驱,就在济源城区点燃了革命烈火。这里组建过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时事研究会、读书会等群众团体,传播马列主义,启发青年觉悟,开展革命斗争。这里召开过悼念孙中山逝世大会,许多爱国青年志士会后积极投身民主革命运动。这里举行过声援“五卅”反帝运动,不少青年学生受到启迪,踊跃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这里还举行过反军阀抗捐税运动,沉重打击了军阀和县署当局的反动统治。1932年12月,党继新在这里英勇就义,悬首西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特别是在1938年4月的济源战役中,中日双方在此激烈交战,伤亡惨重,抗日军民900多人血染城垣,成为济源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1946年12月,解放军太岳部队回师济源,国民党军队全线崩溃。饱经历史风雨和无数战争创伤的济源县城,最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济源撤县建市后,全面提速推进城镇化,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济水办事处首当其冲,当之无愧地成为济源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他们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营,最大限度地增强城市吸引力,弘扬城市的个性化,凸显城市的文明度,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城市格局。目前济源市被列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城区面积已达到35平方公里,步入中等城市行列。济水街道正以年轻崭新的面貌,充满活力,勃勃生机,在济源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