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9-08-20张涛
张涛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关节镜技术近些年来随微创技术的进步发展在临床膝关节治疗中越发受到关注,应用较为普遍。该技术特点为恢复快、创伤小等,但术后易出现关节肿胀等并发症,在经过功能锻炼及治疗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1]。因此,本文为分析中药外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84例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84例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20例,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为(50.34±6.11)岁。研究组患者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39~70岁,平均年龄为(51.41±5.0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关节撕裂或合并骨折者;过敏体质;其它基础性疾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西医诊断标准:膝关节反复性疼痛;符合影像学分级标准;局部伴有摩擦感。
中医诊断标准:膝关节隐痛,活动后稍微缓解,屈伸不足,缠绵不愈,气候变化病情加重。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冰敷以及加压包扎,服用迈之灵片,两次/d,一次一片;西乐葆胶囊,两次/d,一次一粒[3]。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本文使用我院自制白药膏,药材有伸筋草,透骨草,杜仲,红花,羌活,独活,防风等,加以冰片、煅石膏粉、凡士林以及花生油等按照一定比例调制而成,制成膏状,存贮备用。患者术后第一天给予外敷,取辅料面积6*6cm,均匀抹敷,然后将辅料分别于腘窝处及髌骨上缘贴敷,一次/d,24h持续贴敷,两组疗程均为1周,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关节活动度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期间对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原点取为股骨外髁,测量时使用长脚专用量角器。并发症包括:感染、肿胀、关节粘连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t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
研究组关节活动度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表1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组别 n 治疗前 第7d 第14d研究组 43 58.7±11.5 94.1±14.1 119.2±15.8对照组 41 56.2±10.4 79.2±11.6 95.4±15.3 t- 1.046 5.299 7.012 P- 0.298 0.000 0.000
2.2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33%,对照组19.5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对比(例)
3.讨论
本文采用白石膏治以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石膏在我国古代属于中药常用方,于《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言:“味辛、微寒,列为中品。主中风寒热,口干舌焦,心下逆气,不能息,惊喘,腹中坚痛。。”。而南北朝时期,石膏治疗金创有《肘后方》曰:“汤火烂疮,敷以石膏末”。可见石膏对症多种疾病。中医认为,膝关节疾病属于“膝痹”范畴,“风寒湿三气杂,是为痹也”。因人体受邪气入侵,经过关节、肌肉、胫骨等,入侵皮肤腠理,进而出现皮肤麻木、肿胀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4]。而《素问·痹症论篇》有言:“若为风寒湿气合,即为痹”。而膝关节疾病病因中医认为有肝肾亏虚、内在不足、精血缺损,而中药外敷可起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以及行气止痛之效,疗法经济、确切,副作用微小。
本文通过临床验证,研究组关节活动度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1例,发生率2.33%,对照组8例,发生率19.5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与王韬,周运峰[5]等保持一致,从而提示出中药外敷对于术后膝关节镜的并发症治疗预防以及康复具有促进效果。
综上,通过中药外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并发症进行治疗,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