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19-08-20聂红张小瑜杨亚男朱惠莉周健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同工酶罗非班肌酸激酶

聂红 张小瑜 杨亚男 朱惠莉 周健(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心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21)

急诊PCI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在急诊PCI后出现无复流情况,预后较差,为促进患者冠脉复流,临床主张在急诊PCI前应用替罗非班[1-2]。替罗非班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冠状动脉内注射,临床上关于不同给药途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展开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就诊且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1月—2018年8月)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的年龄为55~81岁,平均(67.65±10.37)岁,有男21例、女17例;观察组的年龄为54~82岁,平均(67.93±10.41)岁,有男20例、女18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对象均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PCI术前,对照组经静脉注射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经冠状动脉应用替罗非班,注射剂量均为10μg/kg,注射3min后,两组均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滴注速率为0.1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6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TIMI血流分级,其中,TIMI血流分级分为0级(冠脉远端无血流灌注)、1级(冠脉远端有少许血流灌注,无法充盈)、2级(冠脉远端有血流灌注,经至少3个心动周期可达到充盈状态)、3级(冠脉远端有血流灌注,在3个心动周期内即可达到充盈状态)。

1.4 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3)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χ2、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

表2 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

组别 n 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8 3.09±1.14 9.52±1.79对照组 38 4.58±1.62 11.74±2.23 t - 4.637 4.786 P - 0.000 0.000

2.3 两组TIMI血流分级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TIMI血流3级例数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而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TIMI血流分级的比较(例)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中病情较严重的一个类型,其发作通常较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上需对患者开展急诊PCI治疗,以免其心肌梗死面积继续扩大[3]。急诊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冠脉支架植入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冠脉血流灌注,但部分患者术后由于血小板聚集性强,易形成血栓,出现无复流情况,对其预后较为不利。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情况,主张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作用于血小板Ⅱb受体、Ⅲa受体,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有效结合,抑制血小板活性,减少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减少血栓形成,解除冠脉阻塞状态,促使患者冠脉复流[4]。

综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其效果要优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其安全性良好,且冠状动脉内给药可加快患者心肌酶恢复,使其早日出院。

猜你喜欢

同工酶罗非班肌酸激酶
菌源同工酶分析揭示菌源DPP4同工酶是潜在的抗2型糖尿病靶点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缺糖基转铁蛋白与线粒体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