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联合LEEP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9-08-20陈晶王薇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癌宫颈

陈晶 王薇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宫颈门诊 四川 成都 610017)

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发展中的初级阶段,此时宫颈活检多为上皮内瘤变,这一时期持续时间长,通常在8~10年,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与宫颈炎相似,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流血等,症状并不典型,多在妇科检查时活检确诊,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容易进展为宫颈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效果有限,容易复发,而手术治疗创伤大、需要切除子宫,患者的接受意愿较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近年来在本病的治疗上应用广泛,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阴道镜联合LEEP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39.7±7.2)岁,病程1~6年;对照组48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39.1±7.9)岁,病程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标准,经病理活检证实为CIN,醋酸实验呈阳性,宫颈细胞学≥LSIL;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心肝肾疾病、宫腔大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结果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在月经干净后3~7d内进行手术,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扩张阴道,暴露宫颈,在肉眼直视下用手术刀椎切超过病变组织1cm,电凝或压迫止血,快速送病理检查,若切缘仍有病变组织需要补切[2]。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术,在月经干净第5d进行手术,常规消毒,在阴道镜下取病理组织活检,用棉球压迫止血,并在阴道镜下观察病变宫颈的糜烂程度、病变大小、范围、色泽、光滑度等,随后进行LEEP术,使用利普刀,设置功率45~50kW,从宫颈9点方向做顺时针360°环形切割,切缘通常在病变组织外0.3~0.5cm,深度控制在0.5~1.5cm,确保病变组织完全切除,若需补切,则做好补切标识,最后电凝止血,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束手术[3]。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创面痊愈,宫颈光滑,TCT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有效:创面缩小超过75%,宫颈较光滑,TCT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无效:创面缩小不足75%,宫颈不光滑,TCT检查结果仍有LSIL或HSIL存在[4]。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②评估术后宫颈塑性满意率:满意为宫颈光滑、质软、弹性佳、无瘢痕形成;一般为宫颈口较窄、有红斑生成,质地较硬,弹性一般;不满意为宫颈口狭窄、弹性差、质地硬、宫颈口上皮外翻,宫颈管松弛。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及住院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及住院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及住院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阴道出血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 48 15.3±3.4 13.2±2.8 8.2±1.5 1.2±0.5*对照组 48 30.2±6.5 22.7±4.6 11.9±1.8 3.8±0.7

2.3 两组患者术后宫颈塑性满意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宫颈塑性满意率比较(例)

3.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发展的必经阶段,持续时间长,癌变几率高。临床将宫颈癌前病变分为轻、中、重三个分级,轻度患者部分可自行好转,但也有部分持续发展为中、重度、甚至癌变,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根治是防止宫颈癌变的重要手段。

临床筛查宫颈病变的方法较多,阴道镜下病理活检是诊断宫颈疾病的有效手段,在阴道镜下可清晰、直观的观察病变宫颈的血管及形态,能准确获取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使临床能准确评估病情,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宫颈癌前病变通常在阴道镜下表现为白斑、点状或镶嵌状改变,出现异型血管,涂擦醋酸后呈白色[5]。LEEP术已被临床证实为治疗宫颈疾病的有效术式,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无瘢痕、对宫颈的塑性佳,大多患者在术后可恢复宫颈的弹性、光滑度和柔韧质地,最重要的是LEEP术后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因此受到了临床的普遍欢迎。另外,LEEP术利用利普刀,在切割病变组织的同时产生热能,使病变组织彻底坏死,并达到止血和组织重建效果,对宫颈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恢复宫颈的血液循环,加快切口愈合[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塑性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阴道镜联合LEEP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在门诊手术上即可操作,仅需局部麻醉,操作简单易行,出血小,术后创面愈合快,仅有少量阴道流血,一般可自行停止,无需特殊处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阴道镜联合LEEP术操作精细,在切割组织时不会发生拉扯、碳化,对邻近组织的损伤微小。

综上所述,阴道镜联合LEEP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阴道镜宫颈癌宫颈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