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效果分析

2019-08-20张曼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围术根治术直肠癌

张曼

(邻水县人民医院外科一病区 四川 广安 638500)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其中开腹手术由于创伤性较大,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而逐渐被腹腔镜手术取代。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属于微创手术,不仅创伤性小、疼痛低,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应激反应,而且患者术后康复速率快,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1]。但是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均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会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期间应加强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预后康复效果。本次对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并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以下是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抽选出80例,均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一组)。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所有患者术前均知晓并同意参与。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4~75岁,平均(53.6±4.6)岁,病灶位置:直肠患者24例、结肠患者16例,Dukes分期:A期患者15例、B期患者14例、C期患者11例;

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5~74岁,平均(53.5±4.9)岁,病灶位置:直肠患者22例、结肠患者18例,Dukes分期:A期患者16例、B期患者15例、C期患者9例。

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位置、Dukes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其他组织器官严重疾病、合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②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手术方式:所有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和肠道清洗,术前准备完全后,患者取截石位,进行全身麻醉,与脐部作10mm观察孔,建立常规气腹并选择操作孔和辅助孔,使用超声刀逐层处理各层组织,对右侧系膜进行处理,清扫淋巴结并结扎血管,高位离断肠系膜游离取出病灶,随后清洁腹腔并进行逐层缝合。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检查、手术器械准备等,术中加强病情管理,术后对患者开展对症护理,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病情监测等护理[2]。

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为基础,围术期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①术前个性化健康宣教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开展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耐心的进行口头宣教,对于文化程度一般的患者可以给予宣传指南使其正视自身疾病,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则可以给予网络报道、多媒体等多种宣教方式向其进行健康教育。②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安排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护理人员应给予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积极缓解患者内心不安情绪,降低紧张、焦虑等情绪。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合理采用语言安抚患者,鼓励患者乐观面对疾病。③术中个性化护理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全面、实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手术室温湿度,将手中所需注射液温度调整至36℃~37℃,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协助手术人员完成手术。手术结束时注意为患者做好保暖和转运护理[3]。④术后个性化护理 术后为患者开展人性化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及时通风、换气,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无法自主呼吸患者需给予机械辅助通气,并做好管道护理。术后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进行身体按摩,促进血液流动,当患者能够自行下床运动后,协助患者进行散步、慢走等基本体育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包括术后通气时间、进食时间、各管道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SAS评分标准:分值低于50分表示心理健康,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

SDS评分标准:分值低于53分表示心理健康,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计数资料以(%)表示,两两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

表1 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

组别 例数 术后肛门通气时间(h)进食时间(h)胃管留置时间(h)导尿管留置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 45.72±4.3832.64±3.2930.44±5.3039.87±4.247.40±1.45对照组 40 76.30±3.1963.20±3.8353.50±3.5085.50±5.209.52±3.60 t - 9.906 38.280 22.963 43.012 3.45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2.2 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例)

2.3 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SAS、SDS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SAS、SDS评分(,分)

表3 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SAS、SDS评分(,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54.32±3.1847.13±3.81 56.85±4.5246.95±5.12对照组 40 54.88±3.1050.68±3.52 57.04±4.0851.30±4.19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作为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结直肠癌早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便血、腹泻、便秘、局部疼痛等症状。该疾病好发于中年男性人群中,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在结肠、直肠的任何位置发病。结直肠癌大多属于腺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该疾病的发生后可通过淋巴、血液循环播散至其他器官组织中。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4]。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围术期个性化护理,通过全程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预后康复等多方面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能够乐观积极的面对治疗,以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而且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能够合理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开展阶段性护理干预,以针对性、全面性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5]。

本次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护理后,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明显改善,而且肛门通气时间、进食时间、各管道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观察组护理手段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效果十分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围术期个性化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内心压力,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围术根治术直肠癌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