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的浅析

2019-08-19李梦蝶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性美美育人性

李梦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4-0057-01

1.人性美的含义及特征

人性美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也有对理想的追求、道德的衡量、价值的判断等精神取向,人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美(心灵美)是人性美的一个表现形式。

2.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的内容分析

2.1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体现的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人本主义思想,在国际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国家也实行新课程改革改革,其中最为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性品格。

2.2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的基础。

王文雄在《语文教学的美育研究》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从感悟美文所包蕴的情感美、图画美、语言美、结构美和立意美、选材美等诸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将美育贯穿各学科,发挥美育的作用,从而渗透人性的启迪,因为美学是人性探索的基础,它有一种贯穿人性的作用。

2.3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的作用。

在教材中探索人性的闪光点,对教育来说,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授教学知识,更是在不断的实践的体验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因为教育的本质是造就人的本质,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的体现

3.1探寻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性美体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中所蕴涵的人性美,在具体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内容,充满人性美的文章数不胜数,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而有较高美学修养对于人的学习和一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2分析新课程改革语文课堂的人性美体现。

在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无论是在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都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这既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学生人性化发展的需要。

4.对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的具体探析

4.1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模式,老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导致了学生只专注于知识的获得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人性的逐渐缺失。在近代社会,人性的逐渐缺失让人们对教育重新改变看法,而语文学科独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人性教育的重任。

4.2局限与不足。

(1)语文教材内容的人性美局限性。

对于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人性美在语文教材中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国家政策的实施,同时社会背景和国家实际情况的约束,使得教材忽视对人性的教育和唤醒作用。太多的专注于政治化色彩,违背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2)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人性美局限性。

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学生探讨研究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教师的引导方式不适合。重视文本教育高于人性教育,忽略了人性的作用,未能挖掘学生的人性魅力,使之不能充分发展成為一个人格健全。

5.完善现代语文教学人性美教育的建议

5.1国家的政策实施。

重视教育,关注人性。在21世纪国际大背景下,国家应更重视教育,关注教育,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课程体系。

5.2教师的建议。

(1)联系实际,融入自身经验。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人性化教育充分体现在教学中,从教学的教材人性挖掘上和课堂人性氛围的创设上着手。

(2)教师注重自身培养。从教材人性美的挖掘上,首先教师应该培养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发挥人性美的魅力,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

(3)注重人性课堂氛围。从课堂的人性氛围的创设上,教师要坚持基本原则唤醒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真正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5.3学生的建议。

(1)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用心体验才会发现语文的美,才能使自己的人性感悟上升一个层面。

(2)加强自主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处理对教材的把握,在课堂中体现主体地位。

(3)热爱语文。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个中国的学生自己要明确一点,学习从母语出发!语文教学的作用有很多,其中的人性美就是一个亮点同时也是一个被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众多的原因是之不能从隐含的一面成为主题,但是确实我们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语文教学组成部分。

6.总结

本文从语文教学人性美的角度出发,从阐述它的特征、体现,进一步探究它的局限性,从局限性出发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想法,号召国家、教师以及学生自己从各方面重视人性美的挖掘。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虽处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但人性美教学正处于不够重视的地步,忽视了语文对人乃至人性的教育、引导作用,从而导致现代众多的青少年出现生理或心理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的社会青年人人性的缺失的迹象有扩展趋势的现象让人担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方面,但教育是根本,只有从国家的根本出发,重视国家的未来发展,问题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解决!

猜你喜欢

人性美美育人性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人性的偏见地图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