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洪区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9-08-19王梦琴郭安安
王梦琴 郭安安
摘 要:蓄洪区防洪安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合理建设管理蓄洪区,有利于缓解人、水、地矛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该文对蓄洪区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蓄洪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指出蓄洪区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管理、移民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意见。
关键词:蓄洪区;管理;移民;洪水保险;洪水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 S28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3-0099-03
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afety of flood contro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lood storage are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will relive contradiction among people,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problems concer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and immigrant by researching practical situation and analyzing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of flood storage area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innovative ideas.
Key words:Flood storage area;Management;Immigrant;Flood insurance;Floodwater utilization
蓄洪区是防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地势低洼、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洪水来临时,为保证经济发达地区的安全,需牺牲蓄洪区进行分洪,减少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蓄洪区因其承担特殊任务,为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企业难以引进,农业发展也受限颇多,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基本处于缓滞状态。以蒙洼蓄洪区为例,2014年该区人均年收入仅5306元,落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现蓄洪区脱贫致富已成为安徽省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防洪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蓄洪区逐渐成为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和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创新管理体系,缓解蓄洪区矛盾,提高蓄洪区人民收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蓄洪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蓄洪区社会生产总值虽呈现增加趋势,但增长速度落后于蓄洪区外的其他地区,经过长时间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封闭圈,陷于“不是贫困地区却难于贫困地区”的困境,蓄洪区发展制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防洪重任与经济发展难以协调 蓄洪区随时要接受分洪,主动受灾,所以重大项目都不会在蓄洪区内进行建设,蓄洪区内工业发展受到限制,企业往往不会承担高风险选择蓄洪区进行落户,本地企业扩大规模也需再三考虑,出于对风险的预防、对可能经济损失的考量,蓄洪区内不会有大型企业作为产业支柱。而在农业方面,为预防可能进行的分洪任务,农民常在降雨集中前收割作物,作物可能并未完全成熟,作物产量及品质因此会有所下降。此外,因蓄洪区居民收入水平低,对教育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发达地区,而教育水平低又进一步制约蓄洪区内经济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1.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蓄洪区内因洪水风险,基础设施建设往往相对薄弱,管理松懈,维修保护工作难以到位。蓄洪区往往处于低洼地区,排水设施建设不足造成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居民每年需要在防洪排涝上耗费大量精力,严重影响生产,投入的财力多,地方负担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程设备管理不善,老化现象普遍,工程功能丧失严重,对农业生产发展造成阻碍。居民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需不断完善,蓄洪区内道路状况欠佳,交通不畅,生活环境有待提高,饮用水安全尚存问题,易造成疾病频发。
1.3 制度不完善,扶持力度小,管理困难 蓄洪区本身功能多样复杂,管理上难度大,而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作为参考,管理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易受阻。管理机构职能工作分配不清,以致效率低下。經费不足常成为蓄洪区建设的桎梏,地方政府难以承担维护改造工程的费用,而上级拨款预算也十分有限。蓄洪区一旦承担分洪任务,耕地会被淹没,房屋受到损害甚至倒塌,财产受到极大损失,造成蓄洪区内人民生活水平的倒退。相关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特殊补助和优惠政策也应适当放宽。
1.4 移民问题突出 移民返迁现象严重,移民致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距离增加,为了方便农业生产和生活,有部分居民冒风险返迁,加剧了蓄洪区建设管理的难度。
2 建议对策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蓄洪区进行一定程度地建设,完善排水、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蓄洪区内涝风险及防洪任务;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户生产积极性;改善蓄洪区内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舒适度,减少流行疾病的发生。
2.2 加强蓄洪区管理
2.2.1 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 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于蓄洪区的建设拨款和扶持力度,部分资金应由分洪受益地区承担,从而减轻蓄洪区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2.2.2 提高群众参与管理意识 增加宣传力度,鼓励引导居民培养风险意识,积极参与到蓄洪区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与日常维护中,协同地方政府共同进行蓄洪区的建设与管理。
2.2.3 完善整改管理机构 明确承担蓄洪区管理工作的部门机构,细化不同部门各自分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协调各部门工作,避免管理上的疏漏与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