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窑头的春天
2019-08-19张海峰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西窑头村举办农耕节的消息,吸引了我好奇的目光。
西窑头地处县城北的黄土高坡,元至元年间建村于一座砖瓦窑西,故名西窑头。村人最初以姚姓为主,王、苏、龚、李等姓氏亦有分布,其他姓氏则多为迁移户。我经由村北入村,新修的水泥路从柏油公路边一直延伸进村庄,如同老树根上分叉的细长根须。龙泉湖顺东南至西北向窑沟曲折。湖畔碎石砌路,新近整修过的样子。榆树棵子挥动着裸露的枝杈在风中轻曳,让人想见一串串一簇簇的榆钱儿飘来阵阵清香,孩提时上树捋榆钱儿的情景浮现眼前。白色的冰面泛着一种微蓝或者淡青,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沉睡的冰湖渐渐苏醒,萌动的气息聚集着从湖水内部迸发出来,在岸边留下曲曲弯弯濡湿的痕迹。此刻,蓝天上丝缕的薄云像是昆虫展开透明的羽翼,喷气式飞机划过一道道悠长的白虹,龙泉湖静静拥抱着高坡上的西窑头。于是,这座丘陵地带的村庄便充满了生机和灵性。
龙泉湖边是安养生态广场。西侧,白杨树们高大挺拔,直插云霄,萧疏的枝条泛出浅浅的青色,细小的嫩芽正悄悄探出头来,远远望去,一片朦胧。喜鹊和麻雀飞来飞去,喳喳地鸣唱。是在欢庆农耕节,还是在欢迎四面八方赶来的如我的观者?或许两者兼有,或许都不是。权当是两者兼有吧,人逢喜事还精神爽呢。东侧,一棵老柳荫蔽着一口古井。老柳枝干粗壮,枝桠虬曲,斑驳沧桑,看上去蓊郁了足有二百余年时光。阳光越过高坡,洒向井台上手摇辘轳的老农,满腮灰白胡须、垄沟般皱纹密布的臉上溢满了节气的笑容。实际上,阳光刚刚漫过东方的山峦时,村人就在村东的龙王庙敬龙祈雨了,祈求风调雨顺,河川安泰,五谷丰登。庙宇残破,但供品丰盛,一应俱全,可见农人的虔诚。村人们挑着一担担龙泉井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绕着街道引龙神。我跟随着游演的队伍,从蜿蜒的鹅卵石小路登上黄土高坡。村子不大,可数的几条巷子排列整齐,巷名寓意美好,平安巷、福禄巷、幸福巷、富贵巷、吉祥巷、长寿巷、和睦巷,无不映衬出村人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阳光照过来,一排排砖墙大瓦房,齐刷刷,圪楞楞,窗明几净,素朴中透出现代气息。引头人神色轻松,使一个红色的水舀子,边走边将井水泼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就像天降绵绵春雨,落在村庄阡陌,洒在农人心间。村人们喜气洋洋,纷纷从家里取来盆瓢讨得甘冽的井水,图的是一个喜庆和吉祥。游演的队伍缓缓移动,如同夏日穿村而过的湖水脉脉流淌。民间丑角冲到镜头前,主动进行幽默诙谐的表演,不时引来围观群众的欢笑。站在高大门楼下观看表演的老大爷告诉我,不光湖边那口古井还能用,村里的自来水也已安装入户,用起来方便多了。
巷头的墙壁上挂着“那年的派饭”牌匾,海荣家、老六家、满全家、仙荣家、满堂家、姥姥家、师娘家、润琴家,朴素,典雅,韵味十足。下乡吃派饭的菜单有三。一是师娘饺子。村里流传着一个故事:从前,有个教书先生到西窑头村教书,先生的夫人做得一手好吃的莜面饺子,时常做给学生们解馋,学生个个登科及第。后来,赶考的学生都要吃师娘做的莜面饺子,祈福金榜题名。这个习俗流传至今,村里的小孩考试都要吃一个师娘饺子。二是传统菜肴。菜品皆产自门前村外的田地,随季吃。春吃柳芽野菜,夏吃蘑菇地衣,秋吃青菜番茄,冬吃咸菜干菜。村里的鸡鸭鹅、牛羊猪,村民总是把最好的做给你吃。三是五谷杂粮。黄糕、高粱糕、炒傀儡、山药蛋、烤山药片、山药烊子、山药丸子、烤红薯、糊糊、棒烊、搅拿糕、莜面卷、莜面鱼、荞面饸饹、小米饭撒胡麻盐、玉米蝌蚪等,各式各样,尽显农村本地特色。吃“那年的派饭”,口舌生香,就像是吃着浓浓的乡愁。如此,下乡的人确是有口福了。
街道上红灯高悬,彩旗飘扬,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坡头新建的时代讲习所,宽敞明亮,桌椅整齐,简洁大方。恰逢三八妇女节,庆“三八”走进西窑头村女性关爱联谊活动的会标熠熠生辉。创建不久的爱心消费扶贫超市,推行“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全民共建好乡村”模式,引导村民“劳动换积分,积分换物品”,树立起新农村健康文明的生活新方式。街墙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大字标语鲜红醒目,村头宣传栏贴满致富能手、好媳妇、最美孝子、最美庭院、最美志愿者、奉献者的大幅彩色照片,扮靓了小小的西窑头。
轧碎的玉米秸秆成方成垛,金黄的玉米棒子堆满囤。转过几条巷子,引龙神的队伍来到村南表演。入村的路口处,立着醒目的西窑头村训,展示着新时代的村风民情。
返回龙泉广场,祭祀炎帝神农氏的仪式简朴而庄重,农人对大地的敬畏一直以来从未改变。非遗民俗社火邀请赛精彩纷呈,表达年节最后的喜庆,迎接新年即将拉开的农耕序幕。七星鞭抡圆了啪啪地响,震天动地;高跷戏唱腔宛转悠扬,情意缠绵;花棍舞动作潇洒,整齐划一;巾帼锣鼓威风八面,气势如虹,不让须眉。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节目紧挨着一个节目,远比我小时候看到的丰富,也更有新意。倾听着或舒缓或劲爆的节奏,就像倾听着大地复苏的心跳。惊蛰甫过,冀西北的天气依然很冷,空气中却已能嗅出温润的气息。人们大多遵循“春捂秋冻”的农谚,穿着厚衣围站在高坡、小径、圪塄、广场上,兴致盎然地欣赏着各种节目。我用手机记录着难忘的瞬间。小年轻则早早换了薄衣,在冷风中展示着青春的魅力。小孩子不时拨拉开大人们的身子,泥鳅样哧溜从缝隙处钻进钻出,留下一串串童真的嬉笑声。耳畔忽闻叽叽交谈声,原来是身后的一位大嫂正和邀来观看节目的亲戚聊得热火朝天,大意是:去年冬天,村里免费为孩子们提供了滑冰船,让他们足不出村就能在龙泉湖上滑冰;村里人不仅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健身,志愿者还会在每月十六的敬老爱亲日,集中为60岁以上的老人包饺子吃;敬老饺子基金是党员干部带头、村民自愿捐助的方式筹集来的,让那些留守的老人近距离地感受到欢乐和温暖。是啊,我不禁欣然,西窑头,绵延的翠屏山下,澄澈的龙泉湖水,茂盛的杨柳榆树,平展的田地,兴建中的连接北南交通运输大动脉太行山高速的张石高速支线,加上勤劳善良的乡亲们,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能不让人心情愉悦吗?
历史上,西窑头村人以窑业为生。如今,窑业盛景早已不复存在,只零落着几座窑炉,制陶人也寥寥无几。从走街串巷的面塑艺人,到制陶制砖瓦的匠人,再到现在的新型农民,七百多年来,一代代的西窑头人在这里生产过活,繁衍生息。驻足交谈,村党支部彭书记信心十足,他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党员积极带头,人心齐,好干事。经过村人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贫困人口已经从2014年的12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2人。村里将继续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有机融合,统筹历史、文化、农耕、亲子等要素,实施京冀扶贫协作项目,打造资产性收益精准扶贫共享农庄,盘活村内闲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吸引出去打工的青年人回村创业,把城市人群带到农村,也通过订单式农业把农产品带给城市端客户,使西窑头早日脱贫致富,建成美丽乡村。
大片的阳光漫溢下来,充盈着渐浓的暖意。坡上的玉米地里人头攒动,“西窑头村2019年春耕第一犁,开犁了!”如同一声春雷响彻大地。一头系着红绸布的积蓄了整冬能量的壮硕耕牛,拉着锃亮的犁铧,急切地奔了出去,顺着东西向的田垄,哗哗地犁开新鲜的泥土。那劲头,宛若古井台上手摇辘轳的老人。村人们紧跟在耕牛后面,踩下明晃晃的铁锹。西窑头的春天,启航了。
(张海峰,男,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国土班学员。作品刊于《中华文学选刊》《大地文学》《海外文摘》《散文选刊》《辽河》等文学期刊。)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