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18年平果县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探讨

2019-08-19霍秀龙韦显凯

兽医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鸭群免疫抗体致病性

霍秀龙 韦显凯

(1.平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平果 531499;2.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

作为一种具有典型传染性、传播速度快等特征的疾病,禽流感主要与A型流感病毒感染有关。这种疾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基于这种疾病的危害,做好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养殖产业主要通过疫苗免疫的方式,抑制禽流感的出现与传播。禽流感病毒包含多种血清型。其中的H5亚型禽流感可诱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基于这一血清型的危害,分析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抗体检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准备

经养殖场和农村散户,采集免疫后1个月的鸡血液、鸭血液样品作为研究材料。2016年共采集鸡血样本580份,鸭血样本410份;2017年共采集鸡血液样品778份、鸭血液样品340份。2018年共采集鸡血液样品1495份、鸭血液样品357份。

1.2 检测方法

(1)血液样品处理。按照4000r/min速度,以离心机持续处理血液样品5min,取血清置入离心管内,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检。为避免血清样本质量变化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尽量于采集标本后较短时间内送检。(2)免疫抗体检测。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均使用 H5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厂家: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检测方法选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流程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完成,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结果判定。试验成立条件:当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2log2时,阳性对照孔血清误差在1个滴度以下时,试验结果有效。将完全一致4HAU抗原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HI滴度,HI价≤3log2结果为阴性,HI价=4 log2为可疑,需重复试验;HI价≥5 log2为阳性。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的检测结果

本研究所有免疫抗体检测试验均有效。2016年、2017年、2018年平果县鸡群、鸭群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8.48%、90.43%、91.09%,呈逐年升高趋势。见表1。

表1 不同年份的检测结果

2.2 不同禽种的检测结果

平果县不同禽种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检测合格率92.01%,鸭检测合格85.73%,不同禽种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出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2016~2018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不同禽种的检测结果

2.3 不同饲养方式的检测结果

3960份禽类血清样本中,共2435份来自养殖场,以集中养殖方式养殖;1525份来自农村散户,采取散养方法养殖。集中养殖检测合格率92.24%,高于散养合格率87.08%,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2016~2018年H5亚型禽流感不同饲养方式的检测结果

2.4 不同季节的检测结果

春季鸡群、鸭群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88.11%,低于秋季92.30%,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4。

表4 H5亚型禽流感不同季节的检测结果

2.5 不同免疫次数的检测结果

H5亚型禽流感一免检测结果:合格率为53.48%,低于二免检测合格率97.61%,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不同免疫次数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禽流感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禽类传染病控制的关注度水平持续升高[1]。从禽流感易发群体来看,鸡、鸭群中的禽流感问题较为明显[2]。而由于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较快,一旦发现,可于较短时间内传播至较大范围,导致禽类大量死亡,并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隐患[3]。因此,做好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禽流感危害的不断暴露,预防禽流感逐渐成为养殖业管理的重点之一。从当前养殖产业对于这类疾病所采取的防控手段来看,其干预方法主要以疫苗预防为主。疫苗预防禽流感的原理为:使用疫苗后,促使禽类体内形成相应禽流感病毒的免疫抗体,进而使其能够自主抵抗禽流感病毒的侵袭,降低禽流感发病率[4]。自疫苗预防方法流行以来,这一方法逐渐于各地农村散户、养殖场等主体中普及开来。从疫苗预防方法的应用效果来看,疫苗的使用使得各类禽种的禽流感爆发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H5亚型作为禽流感病毒的主要血清型之一,其危害较大,原因在于:由普通血清型引发的禽流感致病性偏低,而由H5亚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禽流感具有高致病性特征,当鸡群或鸭群中的少数几只发病后,可于较短时间内,快速导致其他健康禽种发病,进而为散户、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5]。因此,做好家禽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对该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将平果县作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6年、2017年、2018年采集当地不同饲养方式的鸡群、鸭群血液样本,制备血清标本后,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鸡群、鸭群的疫苗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平果县2016、2017和2018年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8.48%、90.43%和91.09%,不同年份抗体合格率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平果县2016-2018年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均超出国家要求,且呈逐年升高趋势。上述数据提示:平果县的禽流感防控工作开展得当,其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水平较高。这一状况为当地鸡群、鸭群等禽种的禽流感疫情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而不同禽种的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92.01%,高于鸭85.73%,鸭免疫抗体合格率部分样品偏低的原因可能为:当地鸭养殖场由农户个人建立,其卫生管理工作并未能按相关制度要求完成,免疫工作开展不规范等,导致鸭群的免疫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相反,鸡养殖场大多由公司+农户模式组成,其管理依托公司技术优势,则更加规范、有序,其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计划的要求完成,因此,鸡群的整体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水平较高。为了控制鸭群的禽流感发生风险,抑制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可加强对鸭养殖场及散户等养殖主体的监督与管理,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计划的要求逐步落实免疫工作,并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监控,长期维持干净、清洁的环境,以避免H5亚型禽流感病毒带来的不良影响。

平果县不同饲养方式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养殖场集中养殖抗体检测阳性率92.24%,高于农户散养免疫抗体阳性率87.08%,组间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养殖场集中养殖模式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防控效果,优于农村养殖户。事实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为:养殖场养殖鸡、鸭数量较多,家禽规模、密集度方面的优势,其更加关注疫情的控制与预防。在日常养殖管理工作中,养殖场较农村散户更加担忧发生禽流感,因此,这类养殖主体多能够充分配合国家免疫计划及相关卫生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做好鸡、鸭养殖环境卫生状况的维持,并通过定期的免疫控制,有效控制鸡群、鸭群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风险。

而从平果县不同季节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来看,当地群众春季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88.11%,低于秋季92.30%,组间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平果县春季、秋季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防疫工作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而分析不同季节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水平不同的原因可能为:春季温差较大,不利于家禽圈舍清洁环境维持,加之保暖、通风等工作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家禽免疫机能下降,进而增加其发生禽流感的风险。根据上述结果:为了全面控制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发生风险,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应加强春季阶段的管理工作,以全面降低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风险为目标,经以下几种措施,改善鸡群、鸭群禽流感的预防效果:第一,通风与保暖优化。根据春季温度变化,做好圈舍的保暖工作,以防外部温差过大影响家禽的免疫力水平,进而诱发禽流感。而在温度较高的时段,可适当通风,维持圈舍内的空气流通,进而为鸡群、鸭群的健康状况提供良好的支持。第二,做好圈舍环境卫生控制。圈舍环境卫生环境与春季阶段禽类禽流感发生风险及免疫效果存在密切关联。为了避免因环境管理不当而影响免疫效果,诱发大规模禽流感,养殖场或个体养殖户均需做好圈舍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洁圈舍,保持圈舍的相对清洁。

平果县鸡群、鸭群不同免疫次数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一次免疫后鸡群、鸭群免疫抗体检验合格率53.48%,低于二次免疫后的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97.61%,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相对于禽种、季节等因素而言,不同免疫次数之间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相对较大。分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为:经一次免疫干预后,部分鸡、鸭可能因疫苗使用不合理、未形成免疫应答等,而仍伴有一定的禽流感病毒感染风险。而给予鸡群、鸭群二次免疫后,疫苗的使用可与第一次免疫时的免疫应答机制形成优势互补作用,全面引发家禽的免疫应答反应,使其形成能够对抗H5亚型高致病性病毒的抗体。在这种情况下,鸡群、鸭群的禽流感发生风险均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认为: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在防控禽流感工作中,应严格根据国家免疫计划的要求,分别于适宜时段,针对鸡、鸭等家畜进行疫苗防疫,以保障其禽流感预防效果。此外,如有必要,还可通过定期检测免疫抗体的形式,评估疫苗预防效果,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禽流感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平果县鸡、鸭群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工作开展良好。为了全面降低禽流感的发生风险,各养殖场、个体养殖户还应严格落实免疫程序,不断完善消毒制度,定期针对圈舍进行消毒清洁;做好饲养密度的调节,避免密度过高增加禽流感或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在日常养殖管理中,保证日粮营养全面、圈舍环境卫生清洁、通风防寒保暖等工作达到管理制度的要求,运用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增强猪机体的抵抗疾病能力,从而保证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猜你喜欢

鸭群免疫抗体致病性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2012~2015年重庆地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的监测
浅谈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