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2019-08-18宋淑芳
宋淑芳
【摘要】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知识基础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习态度也大不相同,种种原因导致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而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加强“后进生”的转化成为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目标,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又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关键词】后进生 学习兴趣 教育对策 學习方法
一、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导致“后进生”成绩较差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学生是因为知识基础差,有些学生是因为智力水平不高,有些学生是因为记忆能力较差,而有些学生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没有兴趣而导致的学习成绩较差。由于这部分学生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就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对学生基础知识欠缺的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对于记忆力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学习成绩低下,教师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发展规律与记忆力训练方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方法,利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来形象化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对于没有学习兴趣而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应该从学生厌学的根源入手,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所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热爱源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只有学生信任教师,才能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相关知识。因此,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对于学生的消积情绪,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引导,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只有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后进生”敢于表达,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应该是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场所,学生才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加强学习小组对知识的研讨学习,知识的学习仅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产生、发展到应用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有效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而真正能倾听别人的观点,才能够让学生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学生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合作学习中必须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特别是“后进生”,教师一定要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给他们尽可能多地创造表达的机会,当他们在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对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他们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之中不断取得进步。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当“后进生”的观点与其他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时,通常“后进生”都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没有勇气与信心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帮助这些“后进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之中取得的成绩也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树立自信心,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比较差,他们在同学之间得不到过多的尊重与关爱,因此,他们常常出于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心理与身边的同学保持一种对立,而教师如果能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给予他们必要关注与关爱,使这部分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与关爱,才能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之中对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并且战胜自己的自卑,激发他们对知识学习的内在渴望。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成功的内在需要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应该为“后进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真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后进生”也能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自己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只有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与发展,才能不断激发“后进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保证“后进生”乐此不疲地学习,才能使学生主动挤出时间来学习,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