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对民族精神的培养分析
2019-08-18李增勤
李增勤
摘 要:青少年的历史教育非常重要,其关系到当代青少年的素质培养。而且在如今的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也越来越多元化,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必须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改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鍵词:全球化背景;中学;历史教学;民族精神;培养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对民族精神的培养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融入诗词,弘扬民族精神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就像是夜空中璀璨的星河,传统诗词则是璀璨星河中的一颗,其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而在传统诗词中,反映历史的诗词是主要的部分,而且展现出了浓厚的爱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诗词作品,并且结合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1]。
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三历史10单元《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毛泽东主席所作的几首诗词:《七律-长征》、《西江月-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西江月-井冈山》体现了“第二次反围剿”里的“黄洋界战役”,诗句豪迈磅礴,展现出了“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雄情怀,所以在黄洋界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在《七律-长征》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因为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得第五次反围剿没有成功,红军只能完成万里长征。在长征的过程中,毛主席写了一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展现出了红军的革命精神,而且后面的诗句体现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而对于《忆秦娥-娄山关》,教师则要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在遵义会议重新确定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位置之后,毛主席亲自指挥了“四渡刺水”中的“娄山关战役”。该诗词中有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其代表了万里长征仅仅只是我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第一个阶段,路还很漫长。
在导入了以上三首诗歌之后,能促使学生了解毛泽东率领的队伍是怎样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胜利的。但毛泽东仅仅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样一来,也促使学生感受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利用影视来开展历史教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可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因为目前国内有很多的主旋律影片,这些影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一历史《解放战争》的时候,教师可播放影片《大进军》、《大转折》、《大决战》的片段,让学生观看。这些影片体现出了1947年我军进入战略反攻的背景,而且介绍了几大战役,促使学生了解了四个野战军、华野的重要领导,以及中央五大书记,这些革命先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的影响了学生。在观看影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观察影片中展现人民的部分,不管是鲁西南革命区的百姓,还是支持淮海战争的乡亲,都体现出了我国人民身上所具有的爱国情怀、民族情怀,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通过对历史教材进行开发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
高中历史讲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对历史教材进行拓展,从而更好的感染学生。举个例子,在学习高三历史第十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仅限于战争的三个阶段以及历史意义,不了解东北抗日将领的事迹,导致学生也无法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将领们的爱国情怀。在讲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地方史来进行讲解,从学生们熟悉的建筑物、地名开始讲起,补充当地烈士的抗日事迹,让学生感受到抗日烈士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生命,了解这是非常崇高的民族精神[2]。
(四)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国际局势的分析
在如今的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教师要加强对世界局势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分析如今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不仅没有停,而且愈演愈烈。而高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3]。所以历史教师在讲解《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时候,要有全球化的眼光和胸襟,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和我国的近代史,也要促使学生了解国际局势,警惕西方霸权主义的影响,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鼓励学生将自身的聪明才智奉献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二、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和文化互相激荡,对当代青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民族情怀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促使学生为我国社会建设、民族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丹丹.中学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培养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22.
[2]刘云松,李玲.论中学历史教育对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和方法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1):108-109.
[3]周文.从中学历史教材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