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

2019-08-18李文倩

新一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命心理大学生

李文倩

摘 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享受着新媒体时代发展带来的丰富社会资源。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与意识形态受到社会上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极大挑战,很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产生极大的迷惘,怀疑生存的意义,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近年来,校园中轻生与伤害他人事件屡见不鲜,从马加爵事件到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生命教育的发展在大学中是十分迫切的。因此,在大学中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与资源,合理开展大学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疏导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生命价值观,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扮演了“传递者”的角色,生命教育的过程,不再只是老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过程。生命教育借由新媒体这种形式,也可以是教师到学生,学生到学生的传播,传播的量级,面向的“用户”更为广阔,所引发的关注与讨论也更为多,能够产生的效果也更强。作为技术发展产生的新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媒介与技术的优势,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大学中的生命教育也打破了一定的束缚,包括教师资源的稀缺,传统传播手段的狭隘等。

二、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生命意识的缺失。首先,目前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学习生活都依靠网络,甚至成瘾。对于网络的过度依赖会导致学生对现实社会过度脱离,不愿意走入现实生活中,沉迷于网络带来的虚拟快感和刺激当中,反而给生命教育带来非常不利的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和适度使用新媒体是需要学校与社会引导的一大问题。

其次,由于新媒体和网络的产生大大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便利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助长了人的惰性,对于自控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讲,躲避偷懒、逃课抄袭等行为,新媒体都提供了相当的便利,而作为管理的校方或老师的管控力也会被削弱,由此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变得越来越差,实践能力越来越弱,一旦离开了网络,便什么都不会了。

(二)学校对生命教育开展的忽视。从新媒体与生命教育的结合方面来看,学校在使用相关的新媒体资源进行生命教育推广的时候其实是缺乏管理和引导能力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大多流于表面和形式。新媒体的利用,应当充分具备互聯网思维,将生命教育与新媒体有机结合是大学校园需要不断探索和实验的重要环节。相关的工作者应当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耐心,熟悉各种网络文化形态,包容各种意识形态,并深入了解,针对各种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实践深入分析,充分发挥作为教育者的经验和理论优势,掌握一定的新媒体话语权,加强自身的各方面素养。

(三)生命教育的开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今社会虽对种种轻生现象关注颇多,但却缺乏对生命教育理念的了解,甚至常常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理念混为一谈。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使得大学生轻生、伤害别人等报道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但人们往往只将这些现象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缺乏对这些现象背后青少年轻视生命的重视。一旦生命教育的理念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些令人惋惜的现象还将继续发生。

三、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自身生命意识。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增强自身的安全知识水平,利用网络学习,关注社会安全动态。保护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在于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样也要学会远离危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尽量避免受到伤害。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保持与学校及家人的联系,互动分享自己的生活及学习动态,家人朋友将是大学生最好的支柱,永远也不要让自己生活中只剩下自己。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大学生们也必须时刻提高警觉,避免受到网络不良事物的影响;面对陌生人在网络上的花言巧语要学会分辨,切不可因受到蒙蔽而轻易见面,要学会在网络的花花世界中保护自己。

(二)建立新媒体生命教育平台,构建校园生命教育体系。从学校来看,学校应当建立自身的生命教育相关的新媒体平台,同时建立虚拟化的心理疏导管理员,进行线上的心理疏导及教育形式,在保证同学隐私的同时也可以更顺畅的交流,避免同学的排斥心理和尴尬心理。建立相对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包括设置专门的课程、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等,将配套设施进行完善,防患于未然。完整的校园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高校充分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通过种种环节的把控,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三)推广生命教育理念,促进相关新媒体平台发展

从社会环境来看,相关部门应提倡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互联网思维下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思维与形式必须适应新媒体的创新发展形式,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变,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本身,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本身的体验与感受。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当推广和建立运动新媒体平台,这类新媒体目前影响比较广泛,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尤其是在学校内部,通过学校的推广宣传以及线上线下活动例如“运动打卡”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证健康的身体。充分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辅助作用,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丽.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17-19.

[2]王雁冰.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诠释[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85-86.

[3]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35-38.

[4]王定功.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建构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111-118.

猜你喜欢

生命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