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019-08-18张明秋
张明秋
摘要:本文從中外合资企业财务管理优劣势分析出发,探讨合资经营模式下风险防范的积极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一些新的财务风险危机,然后从资金、营运、盈利及偿债四个层面研究合资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给出调整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更新管理方法、加强审计监督等几个角度的风险控制策略,以期能为当前的合资企业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中外合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在改革初期大量引入外资,新的商业模式在给中方企业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由于合资管理模式的不完善引发诸多财务管理问题,使合资公司面临更多财务风险。因此,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成为合资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中外合资企业财务管理优劣势分析
(一)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优势
合资经营模式能有效的规避政治及投资风险,通过合营帮助外方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获取财政信贷、资金往来、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诸多便利。而中方也能通过合营改进自身的技术设备,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利用外商的国际关系网开拓国际市场,打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局面。同时中方管理人员也可以学习外商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合营模式下实现双赢。
(二)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劣势
合资企业由于其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内部矛盾冲突水平较高,加上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法律制度约束,形成的企业管理理念、经营决策思维、财务规章制度自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激化企业的矛盾冲突,产生财务风险危机。另外,合资企业形成的股权高度集中的治理结构会产生争夺控制权、股东串通等现象。此时的风险控制机制会更为复杂,由于串通形式的多样化及重要财务岗位的监督不力导致财务信息不对称,双方产生信任危机,影响合资企业长久的生存发展。
二、中外合资企业的常见财务风险
(一)资金风险
合资企业的资金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环节,一旦现金流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产生财务危机。现金的流入引发的资金风险是由市场因素导致的销售收入减少,或赊账款增加进而无法保障现金流出;现金的流出不足体现在材料采购增加和人工成本上涨以及由此引起的赊购延付款等方面,进一步影响企业销售,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风险。而合资企业由于其资金来源渠道更为多元、供应商以及销售渠道相比一般企业也更为复杂,因此更需注重防范资金风险。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出发,保障稳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有效地防范资金风险。
(二)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主要包括日常营运生产销售风险、货币资产循环风险以及债券债务的转换风险。风险的形成是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营运效能低下等原因。在日常营运阶段,企业进行采购和生产销售,过程中企业的资产会随之增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阻碍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发展进程。加之合资企业各个环节的决策涉及的利益集体更加多元,决策不当引发风险的可能性会更大,强化风险防范机制必不可少。货币资产循环的风险是指资金与实物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不符合当地实际需求导致的销售不佳、产品积压,循环受阻的现象,进而引发财务风险。而债券债务风险是指企业的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部分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导致企业资不抵债,现有资金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的生产需求而引起的财务风险危机。这些风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营运状态,因此必须加强防范,注重提高资产的转换效率和质量,降低营运成本,加强营运监管,保障企业正常的经营运作。
(三)盈利风险
盈利风险包括短期获利不足,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错误的投资管理决策等方面引发的财务风险危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合资企业的影响会比一般企业涉及面更广,企业的销售时机、产品定位,营销模式与最终的盈利结果直接相关,一旦企业未能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导致销量下降,利润减少,无法保障股东的既有利益,会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其陷入财务困境。另外,当前我国的中外合资企业多集中于工业生产领域,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容易出现产能过剩,折旧量过大,管理成本上升等情况,会严重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若盈利状况较好,企业可能会盲目扩大规模,进一步加剧成本消耗,此时市场环境一旦发生变化,会使企业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合资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在重要关卡设置财务风险关键控制点,增加企业营收利润,降低成本损耗,防范风险危机。
(四)偿债风险
中外合资企业面临的偿债风险主要体现在筹资层面,一方面所筹资金需到期还本付息,前期资金筹措阶段基于合资经营模式,企业会倾向于短期借债筹资,一旦筹资比重过高,预期收益未达成,会中断企业的资金链,使合资双方产生利益冲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从战略角度出发,合资双方的项目资金来源多采用负债形式,资金的使用支出缺乏第三方的严格监管,资金的使用效率难以保障。加上双方经营管理模式不一致,收益实现过程复杂多变,使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一旦发生外商撤资或其他经营环境变化,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危机。
三、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优化资本结构,改进治理模式
优化资本结构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引入外部股东,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引入产业生产链上的利益相关者降低实际的生产营运成本,又可加大对合资企业双方的外部监督力度,适当限制合资企业银行债款融资比例,降低实际资金成本,保障代理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结合合资企业特性,充分考虑董事会成员的构成比例及产生程序,对一些关键岗位如总经理等要严格控制把关,明确监事会及股东大会的权利制约条例,发挥企业代理人公正的决策权利,改善企业的治理模式。
(二)完善公司章程,建立风险内控制度
合资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必须以公司的财务章程与风险内控制度为依托,当前的一些合资企业虽然大多都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但都只停留在文件层面,制度内容过于宽泛,缺乏细化的执行措施及标准,风险的管控也仅限于事后分析调整,缺少事前预防及事中控制环节,不能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频率。而且一些合资企业的制度设计完全照搬其他企业,没有从自身的企业特点出发,制度设计不明确,岗位职责不够清晰。因此,必须在制度上对管理者的权利进行约束,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股东议事规则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流程追责机制,健全员工激励奖惩制度,多角度、全方位的建构合资企业的制度框架。
(三)更新财务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财务管理方法包括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严格规定预算编审、执行及反馈标准,结合合资企业特性制定预算审批流程规范,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可将企业的绩效评估委托给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由合资双方设计具体的评估体系,保障评估程序的公正、公开及合法性,有效地激励员工,促进企业发展。另外,还要加快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营造良好的企业风险内控文化,开展定期的财务管理风险培训等活动,帮助员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熟练的掌握内控技巧,在企业内部达成一致的财务管理策略,提高合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四)健全内部监督审计机制
监督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保障企业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及时发现并防治企业内部的串通行为,解决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对风险内控行为进行细化地考核评价,明确各个财务关键风险控制点的监督管理人员。对其监管行为定期考察,不定期抽查,通过完善的财务审计流程保障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公开透明性,促进合资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中外合资作为有效利用外资,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要積极分析新形势下这种模式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的手段防范财务风险,加强风险内控,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合资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月明,宣芳敏,严久欣.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路径分析[J].财会学习,2018(03).
[2]沙雨琪.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8,No.496(15): 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