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策略

2019-08-18王伟丁焕新马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肝细胞癌

王伟 丁焕新 马胜

【摘要】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策略。方法 70例接受精准肝切除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 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中,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接受度较高, 值得借鉴。

【关键词】 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92

目前我国肝细胞癌发生率较高, 且呈上升趋势, 针对肝细胞癌患者多采取精准肝切除治疗, 同时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在精准肝切除治疗时不仅重视外科技术的应用与提升, 同时重视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管理, 从而降低对患者的损伤程度, 保护患者肝脏器官, 进而取得较高的恢复效果 [1]。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接受精准肝切除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70例进行研究, 旨在为患者提供一种优质、有效的护理方法,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精准肝切除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5例。对照组男30例, 女5例;年龄40~68岁, 平均年龄(54.13±4.71)岁;Child分级:A级23例, B级12例。试验组男29例, 女6例;年龄41~68岁, 平均年龄(54.88±4.63)岁;Child分级:A级24例, B级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未接受过介入治疗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2]。

1. 2. 2 排除标准 转移性肝癌、肿瘤远端转移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患者;神志不清且(或)伴有语言障碍患者[3]。

1. 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 具体内容:术前评估病情, 向患者介绍手术操作流程,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均遵医嘱给药, 并做好日常生活指导工作。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 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 考虑到精准肝切除术式为无菌操作手术, 对患者肠道要求较低, 不做肠道准备工作, 且考虑到长期禁食影响患者代谢情况, 麻醉诱导前2 h叮嘱患者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缓解患者饥饿感, 并改善其焦虑情绪, 同时若患者胃肠功能较弱, 则可饮清液, 直至术前2~3 h, 术前6 h禁止食用固体食物。②术中, 护理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观察患者各项生命, 同时合理放置鼻胃管, 且术后拔除, 此外有效预防低温情况, 预热保温床垫, 对输注液体进行加温;术中进行补液, 促使循环优化, 进而改善组织灌注情况, 避免出现过负荷或容量不足情况。③术后, 术后疼痛较为常见, 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 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药物, 同时可配合区域阻滞镇痛, 护理人员重点开展并发症预防工作, 可预防性给予患者止吐药物, 并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和保肝药物, 以此抑制出现过度炎性反应情况, 护理人员应重视肝衰竭预防, 给予患者腺苷蛋氨酸, 达到抗氧化自由基和抗炎性介质效果, 有效保护肝功能。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指标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过度炎性反应、肝功能衰竭。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 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针对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可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 对患者创伤性较小,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同时精准肝切除治疗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 更加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 力求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 促使患者病情尽快恢复, 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临床主张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服务, 其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价值较高[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循证医学证据, 整合多种围术期护理措施, 对患者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控制, 以此降低手术应激性刺激, 术后患者可进行早期活动, 促使器官功能恢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7]。针对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患者,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贯穿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 术前不提倡肠道准备和过早禁食禁饮, 以此有效保护患者胃肠道功能, 避免出现代谢障碍等问题, 为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术后做好保温等防护措施, 避免患者机体功能受损, 此外术后注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保护患者安全, 其中以预防肝功能衰竭为重点, 并引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 尽早给予患者饮食饮水, 避免过度饥饿造成的机体伤害, 且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 改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 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8, 9]。

综上所述,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中,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接受度较高, 值得借鑒。

参考文献

[1] 王远鹏, 刘会春, 黄伟, 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32(3):243-246.

[2] 刘连新, 陈亚进, 曹铭辉, 等. 腹腔镜肝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37(5):517-524.

[3] 余海波, 彭亚南, 董亚东, 等.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 33(5):401-404.

[4] 骆鹏飞, 荚卫东, 许戈良, 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5, 30(11):862-865.

[5] 王龙鑫, 赵战强, 谭宏涛, 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17, 25(3):238-240.

[6] 荚卫东, 乔晓斐.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策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 36(6):692-694.

[7] 程亚, 荚卫东, 许戈良, 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细胞癌肝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7, 6(3):187-191.

[8] 金萧, 刘红山, 岳学良, 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医药论坛杂志, 2018, 39(4):37-39.

[9] 肖震宇. 加速康复外科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8, 7(6):444-446.

[收稿日期:2019-01-15]

猜你喜欢

肝细胞癌
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替吉奥节拍性化疗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的安全性分析
单纯微波消融及其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对比分析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采用CT的鉴别诊断
细胞自噬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与防治中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