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9-08-18温中炎陈锦灿梁家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

温中炎 陈锦灿 梁家宁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30例经手术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均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 而且进行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 将手术过程中的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对比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结果, 并观察不同类型癌病患者不同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24/30)、86.67%(25/30)、100.00%(30/30), 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 肿块型患者9例, 管壁侵润型患者11例, 结节型患者10例, 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 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 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而且可以观察受累情况, 能够能客观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和范围;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制定术式及改善术后效果具有尤为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多平面重建技术;肝门部胆管癌;CT平扫;诊断准确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21

肝门部胆管癌属于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也称之为Klatskin肿瘤, 在亚洲国家及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 2]。肝門部胆管癌患者化疗及放疗效果欠佳, 所以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然而, 因为发病部位特殊, 而且肿瘤往往对临近肝动脉、门静脉及胆管产生侵犯, 因此在外科手术前评估患者病灶及邻近组织关系显得尤为重要[3]。为探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19例, 女11例;年龄42~79岁, 平均年龄(62.39±6.54)岁。所有患者均具有皮肤黄染及无痛性巩膜黄染, 其中存在既往胆管结石、胆囊等胆系病变者18例, 具有腹部不适在症状者12例, 在存在以上不适症状8~28 d内前来本院就诊。其中经手术证实者19例, 经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病理证实者11例。19例行ERCP患者中, 行胆管引流术者9例, 行“T”管引流术者5例, 行病变胰十二指肠根治术者5例。

1. 2 方法

1. 2. 1 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 检查前, 叮嘱患者禁食4~6 h, 口服浓度为2%含碘对比剂, 本院采用的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 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剂量范围控制1.5~2.0 ml/kg。先给予患者平扫, 接着进行增强扫描, 设置检查参数为120 kV, 280 mA。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 注射速度范围控制在3.0~3.5 ml/s。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30 s, 门脉期延迟时间为55~60 s。

1. 2. 2 多平面重建技术 增强扫描后, 行多平面重建技术, 行冠状、矢状或任意平面的重组。应用增强原始数据进行1.25 mm 的薄层重组[4]。

1. 3 观察指标 ①将手术过程中的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对比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②观察不同类型癌病患者不同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本次研究将图像数据上传到GE公司AW 4.4工作站, 而且由本科室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对比 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24/30)、86.67%(25/30)、100.00%(30/30), 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观察不同类型癌病患者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30例患者中, 肿块型患者9例, 管壁侵润型患者11例, 结节型患者10例。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为100.00%。①肿块型检查显示, 9例患者肿块边界不清晰或清晰, 肿块直径为21.10~41.60 mm, 平均肿块直径33.60 mm。CT平扫检查中呈现低密度者5例, 呈等密度者4例。增强扫描检查后呈现中等强度强化者6例, 呈轻度强化者3例。门静脉期强化者8例, 而且强化程度较动脉期明显增强, 具有向心性的强化趋势;另外肿块直径较大者1例, 未表现出此趋势。②结节型患者检查显示, 10例均表现出凸向胆管腔内软组织结节, CT平扫检查结果显示结节模糊, 动脉期结节则显示相对比较轻度清楚, 呈现中等程度强化, 门静脉期强化最为明显, 结节呈现地更为清晰。③管壁侵润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 11例患者检查结果表现为胆管壁不均匀地增厚, 沿着胆管长轴病变范围为5~9 mm, 平均病变范围7 mm。横断形状表现为环状, 冠状形状表现为双轨状, 病灶边界不清晰, 增强扫描结果后动脉期显现不均匀中度强化, 门静脉期不均匀强化, 且强化程度比动脉期显著提高。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显示受累胆管的情况:病例1, 男, 66岁, 发生皮肤黄染>20 d,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胆管癌。CT平扫示肝门区略低密度灶(粗黑箭头), 肝内胆管扩张。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粗黑箭头)。多平面重建技术(细黑箭头)图像表明, 清晰显示肝总管呈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 可清楚判断受累胆管范围及病灶定位。

3 讨论

肝门胆管癌术前诊断及评估对于制定术式及改善术后效果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于术前检查肝门胆管侵犯范围以及血管侵犯范围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作用[5-8]。进行重建的目的在于明确肿瘤病灶的范围, 判断其与相邻结构之间的关系、血管受侵情况、胆管扩张程度等。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能客观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和范围, 提供准确的梗阻水平及肝内胆管扩张征象、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9-12], 同时能显示肝门周围血管结构及其受累情况可更准确地判定肝内、腹腔及远处有无转移, 同时可显示肝叶的形态改变及肿瘤与尾状叶的关系等。本次研究证实, 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24/30)、86.67%(25/30)、100.00%(30/30), 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30例患者中, 肿块型患者9例, 管壁侵潤型患者11例, 结节型患者10例, 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为100.00%。管壁侵润型患者检查结果方面, 11例患者检查结果表现为胆管壁不均匀地增厚, 沿着胆管长轴病变范围为5~9 mm, 平均7 mm。横断形状表现为环状, 冠状形状表现为双轨状。

综上所述, 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细胞诊断中, 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而且可以观察受累情况, 能够能客观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和范围;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制定术式及改善术后效果具有尤为重要意义, 易被临床医生认可及患者接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倪其泓, 张赟和, 陈炜, 等. 多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应用.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5, 27(1):84-85.

[2] 胡维娟, 张翔. 不典型肝内胆管癌合并脓肿的影像诊断要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 39(5):555-558.

[3] 叶红. 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CT表现. 海南医学, 2015, 26(19):2871-2874.

[4] 钟增友, 江发良. CT在肝癌与肝胆管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34):142-144.

[5] 齐卫鹏, 王剑明, 张剑, 等.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6例病例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39(7):627-630.

[6] 方良毅, 陈晓明, 金浩生, 等.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CT三维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 26(8):960-967.

[7] 朱云峰, 李建生, 马金良, 等. 三维重建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 25(2):175-180.

[8] 谭迎杰.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肝门胆管癌及邻近结构侵犯的价值分析.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3, 26(10):435-436.

[9] 方驰华, 李乔林, 蔡伟. 从数字虚拟人技术到数字化微创外科: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转化应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 17(4):343-346.

[10] 方汉贞.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11):1689-1690.

[11] 范荣, 刘婷婷, 李安琪, 等. 多层螺旋CT在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5):178-179.

[12] 曹德生, 王正芳, 李兴胜, 等. 128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5):90-93.

[收稿日期:2019-01-17]

猜你喜欢

诊断准确率
核磁共振结合彩超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准确率
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产前检查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对比研究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研究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分析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